看來,台灣已註定要繼續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了!去年台灣出生的新生兒人數再次低於死亡人數,今年大概也難逃這種「生不如死」的結果,雖然不意外,但確實值得警惕。
內政部於10日公布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數據,去年台灣總人口數為2,337萬5,314人,較前年減少18.5萬人,台灣人口數連續兩年呈負成長。全年新生兒數15萬3,820人,全年死亡數18萬3,732人,以自然增減人數看,死亡高於出生29912人,是謂「生不如死」。
這裡面值得注意的數字有2個:1個當然是死亡人數連續第2年高於出生人數,這是台灣長期少子化、又從「高齡社會」要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結果。第2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新生兒人數降到15.38萬人,較前年的16.52又更低了,是讓人看得觸目驚心,顯示新生兒人數的下降趨勢尚未停止。
台灣在這條「少子化」的路上,已經足足走了20多年,而且,尚未看到盡頭。
50、60年代,台灣每年新生兒人數有40萬上下,這種盛況走了30幾年,到90年代前後掉到每年30幾萬人,之後一瀉千里、快速下滑,1998年首次跌破30萬,新生兒人數剩下27萬,2005年再到20.5萬人,從此之後到今日,每年新生兒數就是在20萬上下打轉。金融海嘯之後的2010年,新生兒數曾出現16.6萬人的低點,之後小有回升,但從2017年的19.38萬人至今的5年,新生兒人數都不到20萬,且持續探底。
隨著台灣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未來每年死亡人數是穩定且略微增加,但新生兒人數則是不論政策如何鼓勵仍反彈乏力,今年又碰上虎年,新生兒人數恐怕只會少不會多,台灣這條「生不如死」之路,恐怕還要繼續走下去了。而且,人口衰退更難以避免。
其實,「生不如死」未必就會出現人口負成長。每個社會的人口增減,包括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前者就是新生兒與死亡人數的加減,後者則是遷入或遷出人數─主要就是指移民人數,但台灣二者都不利於人口結構;去年遷入人口數為92萬703人,遷出人口數為107萬6,713人,全年減少了15.6萬人,比前年還多,目前在社會因素方面也看不到改善的跡象。
當然,少子化、生育率過低、人口衰退,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大部份國家在所得增加、發展程度提升後,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先進國家早已碰過外,亞洲鄰國同樣有此問題。
日本固然是早早就困於少子化、14年前就進入「生不如死」、人口衰退,韓、港、星同樣有此問題─韓國生育率掉到1以下的全球最低,人口從2020年開始負成長,香港生育率剩1.2左右,星國雖然人口尚屬正成長,但生育率也掉到1.1的歷史低點,跟台灣1.08的生育率同屬全球最低的幾個國家,連中國都因新生兒數減少,而有「未富先老」之憂慮。
從馬政府時代喊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祭出各項獎勵措施至今十多年,少子化不但依舊甚至更嚴重,日、韓、星同樣都曾不遺餘力的祭出各項政策鼓勵生產,但沒有一個能挽回下墜趨勢,台灣恐難例外。各種獎勵生育、對有幼兒家庭更友善的政策可以繼續推動,但未必能抱太大期望,務實之道在作好因應政策,因為人口衰退、少子化、進入超高齡社會等,對社會與經濟會帶來深遠又廣泛的影響。
以整體經濟而言,扶養比會惡化,白話文講就是:工作的人少、吃飯的人多;以產業而言,老人商機增加而嬰幼兒商機減少─最明顯的就是整個教育產業的影響,學生人數持續減少、相關產業必然萎縮,包括大專院校、中小學在內的教育機構持續縮編,立志找教職的流浪教師、流浪博士們,處境可能更艱辛;傳統上有「厭老」傾向的企業,也要有心理準備─「新鮮的肝」會越來越難找。步入退休潮的嬰兒潮世代,對年金破產風險、延後退休年齡的可能等,也都要有心理準備。
或許台灣已難避免「生不如死」的日子了,但個別民眾則該作好準備與規劃,別讓生活掉入「生不如死」的狀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