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蘇聯為報當年旅順會戰(日俄戰爭決定勝負之戰)日方不宣而戰一事,只是向日本駐蘇大使提交宣戰書,拒絕為其提供任何聯絡設施。日本政府是在8月9日清晨從莫斯科廣播的非官方途徑得悉蘇聯提前廢止《蘇日中立條約》並對日宣戰,不足半日後便發生長崎原爆。美蘇兩強合力攻日,令日本失去所有可行選擇,不得不同意盟軍要求的無條件投降。
戰後蘇聯順利在中東歐地區扶植一大批衛星國,東亞的共產主義政黨亦大舉躍進,中國、越南、老撾的政權在冷戰首三十載先後易手,朝鮮半島則一分為二。不過東亞地區共產黨成功大多源於自身血拼得來,蘇聯角色並不是那般重要,例如朝鮮戰爭蘇聯並沒有過多參與。
蘇聯更多把重心回到東歐,尤其衛星國的政治力量不足,例如波茲南事件與匈牙利10月事件(1956年)、柏林圍牆的興建(1961-1962年)、捷克布拉格之春(1968年),甚或蘇聯與社會主義盟友鬧翻亦非罕有,如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當然中國和蘇聯的決裂在冷戰史尤為重要,因為不同於上述東歐政治風波,這是第一次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主動兵刃相接(第2次則是1979年的中越戰爭和越柬戰爭),意識形態壟斷的冷戰格局思維為現實政治考慮所取代,並以一個乒乓球突破格局促使中美兩國走近。
最終東歐的社會不穩促成了冷戰建構的雅爾塔體系在5年(1986-1991年)間迅速崩盤,柏林圍牆意外倒塌,兩德最終統一;波蘭、匈牙利、阿爾巴尼亞走向和平民主轉型;捷克、斯洛伐克兩國分家;南斯拉夫一分為六(如果計入科索沃,那就是一分為七);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全部脫離中央獨立,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為其75年歷史寫下句號。
《俄羅斯「向東轉」》的〈引論〉把討論時間起點置放在2014年,當年即發生克里米亞危機,引起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安全戒心一下子提升。不論英、法、德三國,都和俄羅斯刻意保持外交距離,俄羅斯不得不「向東轉」尋求亞洲友人。當然由於俄羅斯的地理位置跨越歐亞,以至出現杜斯妥也夫斯基所言「在歐洲我們是鞬靼人,而在亞洲我們是歐洲人」的兩面不討好之怪圈,第1章〈俄羅斯的東亞政策〉便是嘗試解釋由蘇聯解體至21世紀初,作為蘇聯政治、歷史遺產繼承人的俄羅斯,如何考慮自己未來的東亞政策,包括經濟發展能否「脫歐入亞」、美國與俄羅斯雙方關係、以及俄國自身遠東地區的發展三方面因素。
中俄關係的幕後
第2章〈中國〉和第3章〈大中華〉則承接第一章結尾就遠東人口稀少以及「中國威脅論」的討論,分析中俄之間30年(1991-2021年)親而不密的關係,乃至俄羅斯和台灣、香港的交往。第2章的討論指出了中俄有經濟、軍事、科技等不同領域的合作,但這些合作無不出於「軟制衡」的考慮,即後冷戰的國際格局有美國一方獨大以至失衡的狀態,而莫斯科和北京都對自身周邊地區政治發展受華府介入而感到不滿,進而威脅自己威權政治,指責對方有挑起「顏色革命」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