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反擊美國和歐洲,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為自己贏取更大的角色,北京和莫斯科能贏得共同利益。」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助理教授米勒(Chris Miller)表示。
有專家認為,在俄羅斯可能面臨西方制裁的時候,中國可能會像往常一樣對其提供經濟援助,可能的方式包括,提供另外的國際支付系統,向俄羅斯銀行和機構提供貸款,購買俄羅斯原油,甚至拒絶執行美國施行的出口管制。
但這些措施可能會讓中國在金融方面付出極大代價。有專家認為,北京暫時只會口頭上響應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言語上的支持對北京來說代價低。」米勒說。
烏克蘭的軍事衝突可能會讓美國分神,這毫無疑問會有利於中國。但對於北京不願看到戰爭爆發的表態,有觀察者也表示相信。
美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BBC指出,中國當前正試圖穩定對美關係。如果給予莫斯科強力支持,會「導致和美國之間出現更多緊張話題,包括出現更加清晰的民主對抗專制的分歧」。
政治學者裴敏欣(Minxin Pei)近期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北京會對莫斯科的真正意圖保持警惕,並在這場危機中多面下注。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是,積極支持俄羅斯可能會惹怒作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的歐盟,並進而引發歐洲的反擊。
裴敏欣認為,這甚至可能會導致出現支持台灣的局面,成為烏克蘭危機的一個附帶效應。
「台灣不是烏克蘭」
與此同時,全球華人地區也在觀察烏克蘭危機,將其作為美國對盟友態度的一次測試。
很多人在討論,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是否會出兵干預。同理,如果有朝一日中國武力收復自認為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台灣,作為台灣最大盟友的美國會怎麼辦。
在中美關係緊張、中國軍機屢屢進入台灣劃定的防空識別區的當下,美國是否會出兵保護台灣的問題具有合理的討論空間。
美國長期以來刻意在這個問題上保持模糊姿態。美國的《台灣關係法》要求幫助台灣進行自我防衛,但與此同時美國承認中方設定的「一個中國」原則。
但是,有專家認為烏克蘭和台灣的比較不值一提,因為這兩種局面源於完全不同的地緣政治。美國和台灣有著長期深入的聯繫,並將其視為亞洲意識形態、外交關係以及軍事戰略的關鍵。
「中國不是俄羅斯,台灣也不是烏克蘭。對美國來說台灣遠比烏克蘭更為緊要。」葛來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