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家文學的被壟斷─淺談111年學測國文

2022-02-21 06:00

? 人氣

學測國文考題中的「古代紓困案」,引用《三國志》曹操在瘟疫流行後所頒布的法令。(示意圖/取自imdb)

學測國文考題中的「古代紓困案」,引用《三國志》曹操在瘟疫流行後所頒布的法令。(示意圖/取自imdb)

111學年度的大學學測已經結束,每年各科考題的討論度也依其難易度有所不同,然而國文科無論如何都是討論核心。除因位列主科,文白比例、社會價值等也是眾人討論的焦點,尤其,今年是108課綱實行後的第一次大考,完全可以決定未來考題方向以及老師們的教學方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08課綱在國文科上改變過往大量的文言文,在既有的現代文學、原住民文學、海洋文學等基礎上新增不少篇章,試圖讓學生認知文學與社會文化相勾連的現象。同時,為加強學生統整與思辯的能力,早早便釋出多元素養混合題的題型,希望教師與同學能盡快適應新的課綱與出題方式。

原先筆者對於新課綱是充滿希望的,但經過這幾年詢問學生與同行的結果,對部分教師不知進取、依然故我的以舊方法應付的狀況感到遺憾,並在看到111學測考題之後深感失望。

透過新聞媒體可以看到「斯卡羅」、「古代紓困案」等考題不斷被播報,好似國文科考題已煥然一新。一轉台,又看見選文文言文比例近七成的討論,認為考題八股、難度提升。

本次的考題在「新穎」一點上,的確因社會時事的影響,多了「斯卡羅」與「古代紓困案」等題目。但也不過是點綴而已。斯卡羅一題要考生閱讀兩段文獻後作整理,十分簡單,對於原住民議題也未再多著墨,甚至整份考卷也僅一題與原住民相關。另一題「古代紓困案」,引用《三國志》曹操在瘟疫流行後所頒布的法令,與近年武漢肺炎所造成的嚴峻疫情與各國政府頒布紓困的情況相對照。

試問,臺灣是只剩漢人了嗎?所有族群無論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等都已經完全平等了嗎?在臺灣近四百年的歷史中,難道沒有任何與疫情相關的文獻嗎?國文科身為「國文學」,難道無須肩負文學傳播社會文化的責任嗎?光從這兩題,便能清楚看見中國文學系所訓練出來的族群本位以及文獻視野是如何的僵化。

然而,絕對要給予這些出題老師鼓勵,在如此的訓練結果以及學術圈保守派的龐大壓力之下,能選出如去年的盧西鵬《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游以德〈族語認證〉等;今年的斯卡羅、紓困案、《莊子》、簡媜、張李德和、鄭崇和墓、判決書、卡夫卡這幾篇選文並靈活出題實屬不易,值得嘉許。其餘如王夢鷗、林語堂、龔鼎孳、鄭燮、劉基等,筆者深信無論臺灣文學、翻譯文學、科普文學等領域,絕對有更符合108課綱教學目的、更貼近學生、更能影響社會的作品能取代之。「國文」並非「中國文學」;「國高中國文」更非「中國文學系所」的前哨站,還望之後出題的前輩們能有此認知。

考題方向會引領教學方針,期待未來大考中心在處理國文科考題時能招募如社會學、人類學、臺灣文學等更多元的出題者與審題者,給予未來棟樑更完善多元的文化學習環境與思辨空間。

*作者為台灣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