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電信詐欺害傾家蕩產 唸到哈佛也遭殃

2018-04-05 13:40

? 人氣

電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即便是有哈佛學歷的高知識份子也會受害。(資料照,新華社)

電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即便是有哈佛學歷的高知識份子也會受害。(資料照,新華社)

詐騙橫行、防不勝防,台灣從早期刮刮樂詐騙、金光黨到現在的電信詐欺,騙術手法不斷翻新,一度成十大民怨之首。但隨著詐騙效果不佳,詐騙集團逐漸外移,情況已緩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年近七旬、從事營造業的張姓男子,原本有個三代同堂的幸福家庭,卻在2016年遇到假交友詐騙而妻離子散,當時詐騙集團成員透過Line社群軟體加張男為好友,以假談戀愛方式行騙,偽稱身陷火坑需金援贖身,才一個多月就詐得張男新台幣400多萬元。

食髓知味的詐騙集團仍未罷手,利用受害女子、老鴇及銀行業者等多個角色扮演手法持續行騙,深信不疑的張男不斷匯錢,直到向親友借錢才被家人發現受騙,即便報警後仍不願回頭,上千萬家產都被騙光,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今年初住進療養院治療。

張男絕非個案,因詐騙受害而苦不堪言者比比皆是,而且不分學歷高低。

哈佛高學歷也被騙 2127萬積蓄瞬間化為烏有

中研院前副院長劉翠溶在2015年3月間也遭到詐騙,她接獲假冒檢察官的歹徒來電,指她的金融帳戶涉嫌一起侵占公款案,要求她交付金融帳戶存摺和提款卡,結果帳戶被盜領2127萬元,畢生積蓄化為烏有。

擁有哈佛高學歷的劉翠溶受騙後曾表示,自己都沒在看新聞,還認為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壞的人。這起詐騙案當時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警政署刑事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副隊長王琮聖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騙術從古至今皆有,而且會隨時代變遷及警方積極追緝辦案而有所演變,從最初的「獨占事業」到現在「扁平化經營」,甚至從境內詐騙延伸到境外詐騙。

20170225-中研院「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劉翠溶。(甘岱民攝)
中研院前副院長劉翠溶,也曾遭電信詐騙損失2000多萬台幣。(資料照,甘岱民攝)

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廖伊俐說明,台灣詐騙傳統手法,可從1996年最盛行的刮刮樂詐騙談起,以假刮刮樂騙民眾中獎,但需轉帳繳交中獎稅金,騙走帳戶內存款;隨後金光黨及標會詐騙也跟著興起,前者是以假黃金騙取貪財民眾現金,持續盛行至2004年。

廖伊俐指出,隨著網路和行動電話興起,電信詐騙就開始盛行,2005、2006年出現簡訊催繳規費、綁架恐嚇和郵件招領簡訊詐騙;2007年起有假檢警、健保局、色情援交等騙術;2008、2009年有「猜猜我是誰」、假求職和解除ATM付款騙招。

複合式詐騙盛行 加Line行騙躲平台監督、警察追緝

她說,2010年後形成混合型詐欺,結合Line、網路連結及電信小額付費詐欺;近來則是複合式詐騙,通常先在社群網站臉書或假網拍上結識,再誘騙私加Line行騙,以躲避第三方平台監督和警方追緝。

法務部長邱太三指出,台灣電信詐欺最高峰出現在2007年,當時詐騙集團在台灣或他國架設機房,進行大規模詐騙;但詐騙集團發現國內行騙效果越來越差後,約從2010年起開始將觸角伸向海外,在中國沿海地區架設機房,鎖定中國大陸民眾行騙。

法務部部長邱太三出席立法院委員會報告並備詢。(陳明仁攝)
法務部部長邱太三表示,詐騙集團發現國內行騙效果越來越差後,改騙中國民眾。(資料照,陳明仁攝)

電信詐欺型態 以電子商務詐騙為主

邱太三說,隨著中國大陸也開始積極抓詐騙集團,集團成員又把這套詐騙機制移到第三國,繼續行騙。民眾現在面臨的電信詐欺型態,以電子商務詐騙為主。

隨著台灣民眾對詐欺案愈來愈了解,行騙效果愈來愈差,詐欺集團逐漸移向海外。王琮聖表示,詐騙案發生數從2018年的約4萬件,到去年已降為2.2萬件左右,國內詐騙案發生數現處於歷史低檔。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