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開筆一甲子,澎湃新聞製作專題「金庸武俠六十年」,其中採訪《金庸識小錄》作者嚴曉星,嚴介紹說,1984年左右,金庸熱席捲大陸,其時他九歲,正上小學,某位二十來歲的實習老師拿《書劍恩仇錄》來教學生們寫作文:
——————————
他大概是講《書劍恩仇錄》的開頭,講陸菲青藏在一個清朝官員的家裡。他是一個反清複明的志士,但是他隱藏在清朝官員家裡,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他雖然很普通,但是竟然能用針法把蚊子殺掉,這就有一種張力在裡面。過了不久,又有他的仇家來尋仇。就這麼一個開頭,老師就用它來講了文章怎麼樣才有懸念,怎樣一波三折等等。
——————————
金庸1972年寫完《鹿鼎記》後宣佈封筆,之後用十年時間修訂舊作,出版《金庸作品集》。1984年大陸讀者能看到的,除了從香港帶回來的明河修訂版,多半是大陸各出版社根據明河版盜印的版本。我最早看到《書劍恩仇錄》就是廣東哪個出版社盜印的,「干杯」全印成「乾杯」,那是1982年春節。
因此,大陸讀者一開始接觸的,就是金庸經過十年修訂的版本,也就是後來三聯版金庸作品集的版本。到了把這套版本讀全了之後(1985年左右),再看到《金庸百家談》這樣的讀金文字,有些細節就很讓人困惑,比如秦南琴是誰?完全不可索解。當時特別想找金庸小說的連載版或初刊版來讀,可是去哪兒找呢?比寫封信去香港《明報》抗議金庸讓小龍女失貞(我真動過這心思)還不靠譜。
直到近年,托網路的福,金迷們終於可以大致收齊前後幾個版本的金庸作品,自由地進行比較閱讀。這於作者而言,未必是一件樂事。記得當年「《圍城》匯校本」引得錢鍾書先生大光其火乎?但是作品越是流傳廣遠,就越有人關注它的前世今生,防是防不住的。
讀完金庸作品初版,最大的感慨是想對小學語文老師說聲謝謝:您說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果然是至理名言啊!連載小說日刊千字,隨寫隨發,任你大羅金仙,也只能做到元氣淋漓,異想紛呈,不可能精雕細琢,面面俱到。而從佳作到精品,中間要跨過幾多座山,幾多條海(麥兜)!難怪曾有人感慨,古龍較之金庸,端端少了修訂這十年,否則決不致留下如許缺憾。
現在我們很容易看到魯迅是怎樣改文章的,因為有《魯迅手稿全集》行世,朱正先生還著有《跟魯迅學改文章》。會有《金庸手稿全集》嗎?不好說,老爺子加油。
按說讀過前後這幾版的朋友也不少,但我在網上看到的版本比較,大抵還是討論情節、人物的增刪修正。我一直想來下個笨功夫,倒不是要做匯校(嚴格意義上匯校的話,就不能用電子版作底本,還得找到各報刊的連載版),而是從文章的角度,拿初刊版與修訂版進行詳細對比,揣摩金庸當初怎麼寫?為何這麼寫?後來怎麼改?為何這麼改?從中或許能讀出辭章、匠心甚至時世、情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