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烏克蘭戰爭,總統哲連斯基表現引人注目, 而他的榜樣,使得民眾從震驚到氣憤再轉為到仇恨和保家衛國的決心。假設台灣也會出現那種局面,那麼只要該島堅持一周或10天,那就會使台灣為得到外界支持贏得寶貴的時間。
台灣的軍力
台灣在2010年開始逐步廢除征兵制,目前則以志願兵為主,男性青少年只需服四個月的義務軍事訓練。專業的軍人則服役五年。烏克蘭戰爭後,台灣實施新制下的第一批後備軍人動員,今年估計將召集訓練1萬5千人。
台灣國防部承認,一旦兩岸開展,中方具癱瘓台灣防空能力 ,但不至於「全面摧毀」。 中方不僅「全盤掌握台灣軍事動態」,更已「初具癱瘓台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可以想像,中共在高技術應用方面,很可能會超出在烏克蘭戰爭中的俄羅斯。 同時,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太空國家,擁有395顆衛星,其中多數用於軍事用途。估計北京會結合中國「北鬥衛星」全時域定位,並用全面的電子戰來配合實戰。而這些,似乎跟普京的混亂後勤和各部不協調會有很大的差別。
類似於烏軍,台灣將選擇不對稱的對應方式(asymmetrical approach),用導彈、防空導彈或反艦導彈,和更靈巧的戰術,去減少中國解放軍在數量上的優勢。
美國的作用
50年來,美國對於是否出兵防衛台灣的問題遵循「戰略模糊」政策。這在《對台關系法》中已設計好了,因為該文件在國防問題上含糊其辭,只談提供「國防資源和服務」,沒有明確干預紅線。戰略上的模糊性迫使北京假設,華盛頓會在中國試圖使用武力收復台灣時參與其中或進行干預。
烏克蘭戰爭即將發生前,歐洲對俄羅斯有綏靖主義傾向,這種做法也很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出現。然而,烏克蘭總統在戰爭前後期的積極表現,使得西方各國積極提供給烏克蘭能制敵的武器和情報,而這些已成為烏克蘭迄今為止抵擋俄軍的秘訣。
而美國目前在亞太地區的安全設計上作了多重布置 , 譬如「五眼聯盟」, 「四邊機制」(Quad) 等。這將從制度上對中國造成比對俄羅斯更嚴重的限制。現在當然很難說,美國參與台灣保衛戰的程度到底如何。但肯定不比對烏克蘭的支持要弱。 俄烏戰爭進入第二周,美國總統拜登指派一個由前美國軍事及國安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台灣傳達美國的再保證。 從代表團的組成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有意凸顯跨黨派的一致性,成員不僅包括民主黨與共和黨政府前國防及國安官員,由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率團更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對台灣發出了軍事和安全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