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在野勢力的候選人以些微不到1%的差距,擊敗了現任總統文在寅的執政黨候選人,雖說這場總統大選被稱為史上 「最不受歡迎」的韓國總統大選,但也打破了韓國開啟民主化後的開放、保守路線各連任一次的政治定律。人民也對現任執政團隊的成績投下不信任票。
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是韓國史上支持度最高的總統,其任內不僅促使南北韓領導人的對話,更協助牽線川普和金正恩的會談,其政治地位、世界和平貢獻上,有其一定的功勞。而其在國內為了實現政治承諾,讓人民所得趕上大國,連年調漲基本工資,導致韓國中小企業及餐飲業不堪負荷紛紛倒閉,造成許多年輕人失業。同時做勢放手讓都會區的房地產高漲,年輕人只能望房興嘆。也埋下了這次大選執政黨敗選的隱因。
而這次選舉人的背景,是出生在南韓經濟興盛的九O年代的年齡層,成長的時代經歷了朝鮮試射導彈威脅、美國裝設 「薩德飛彈防禦系統」的風暴引發的中國「限韓令」、這兩年的疫情衝擊經濟,使得這一代的年輕人,不僅求學時期受到影響,出到社會的就業衝擊,再再的影響到他們對中國的觀感,反中情緒相對高漲。
這次的大選,韓國國內的政治意識不僅撕裂的厲害,不下於前幾屆台灣大選的程度,親中、親美甚至制衡派都強烈的撕裂著彼此的情感,選舉落幕了,希望一切都回歸到從前。看著韓國大選的演化,似乎也一再的溫習著台灣的大選惡鬥,抹黑、攻訐、互揭瘡疤,總是打成 「一堆爛芭樂」的戰爭。從這次的南韓大選過程,你我都是台灣的中堅選民,還希望看到年底即將到來的縣市長、民意代表的選舉,像南韓這樣的「不受歡迎」嗎?
台灣目前的年輕世代,和南韓的年輕世代有著一樣的環境,執政當局公布平均年所得都在50萬以上,但實際上年所得到這個數字的年輕人有多少? 感受上也一樣的明顯,高物價、高房價、低薪資的困境,一樣衝擊著台灣新一代的年輕人。但執政當局仍然一直大內宣,國家的安定和高所得感,這樣真的對執政當局勢值得慶幸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