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夏天的阿富汗政府與神學士衝突,到2022年初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局勢動盪,人心不安;2024年台灣將迎來新任國家元首,關係台灣與國際互動的策略。前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下任台灣領導人勢必要面對來自中國更強大的壓力,「如何止戰」將成為一大考驗。
林佳龍今(26)日出席「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未來10年國家願景:挑戰與因應」論壇致詞時指出,2024年對台灣而言將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台灣目前仍是個年輕的民主國家,1996年總統直選至今不過25年,也因此台灣意識的形成、與世界關係的再定義,將會被視為此世代的主旋律。
林佳龍以「分期付款」來形容台灣民主化歷程,指歷經了民主轉型、民主鞏固到民主深化,台灣至今仍在償付尾款。他表示,面對未來的挑戰,新科領導人必須在前幾位總統所奠定的基礎上,從現在開始就得先預想台灣下一個10年的願景以及目標。
「中國的變動與進展至關重要」
除了台灣的「政治時間」,林佳龍還提到,不能忽視中國每隔5年1次的政治周期以及相關的政治時程。2024年上任的台灣領導人會面對到來自中國更強大的壓力,且這樣的壓力從2022年就會開始,一路延續10年,甚至到2049年中國建政百年為止。
針對俄烏衝突,林佳龍表示,戰爭從來不只是武器的比拚,而是在考驗領導人如何面對敵國入侵時,發揮自己的領導力,並讓人民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才是保衛國家的關鍵。林佳龍說,擁有自衞和反擊能力同樣重要,但如何止戰才是真正考驗一個國家領導人有沒有承擔責任和付出代價的決心與能力。
另外,他指出,世界未來將面臨4項轉型期巨變,包括美中兩強的角力爭奪、新冠疫情、數位時代的技術革新、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4者交互作用並加劇影響,考驗著各國政府的領導與治理。
林佳龍認為,國際局勢因俄烏戰爭出現相當大的改變,面對中國民族主義聲張、經濟掠奪與野心擴張、利用全球化壯大自己,以及對國際進行威權輸出、法律戰、輿論戰、認知戰,讓世界有所警惕,台灣需要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侵略。
對於未來願景,林佳龍說,台灣必須以成為對世界有貢獻的正常國家,積極回應在國際關係、憲政體制、國家認同、社會公義、政黨競爭等5方面。對於國家得不正常狀態,要從憲政、教育、司法、行政、社會改革與文化進行革新建設,為印太區域建構一個具韌性與包容力的民主社會,同時致力於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