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一個月後,還沒等監管層進一步反應,龍薇傳媒宣佈放棄控股。原因是,向金融機構(後來披露是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借的15億元未獲批准,其他銀行也表示不會借款。銀行給出的理由是市場對本項目的交易結構和方式存在較大質疑。
屋漏偏逢連夜雨,另外15億元也出了問題,銀必信未能按期向龍薇傳媒提供後續12億元借款。
於是,原本想收購30%,調低到5%。最終直接取消收購。雖然交易失敗,但趙薇近乎全身而退,萬家集團放棄向龍薇傳媒討要1.5億元違約金,並主動退還其前期支付的2.5億元股權轉讓款。
趙薇全身而退,股民卻損失慘重。當趙薇宣佈調低收購份額後,複牌當日萬家文化下跌8.49%,第二個交易日下跌6.89%。一直跌到去年6月2日,萬家文化股價跌至最低點8.85元。較去年1月17日股價最高點25元下跌超過64%。
趙薇夫婦的錯還不止如此,證監會4月16日披露的處罰公告中顯示,龍薇傳媒在向外宣佈收購時,並未披露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向市場隱瞞了交易的極大不確定性,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為何資金不到位就敢宣佈收購並刺激股價?相關辦事人員的在詢問筆錄中表示,「(銀行方面)表示保底22億元能借,如果股價漲起來,到27元的時候,最高能批到30億元。」
這些都未曾披露。監管部門因此判定,龍薇傳媒關於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證監會認定了這起收購案中趙薇夫婦的責任,因此,蒙受損失的股民將可以起訴趙薇夫婦。
《證券時報》報道,杭州中院已經受理了首批投資者起訴趙薇的索賠案。
撞上「槍口」
「小燕子」趙薇之所以被監管層高度重視,嚴厲處罰,不僅因為自身操作違規,也因為正好撞上中國政府「強監管、去槓桿」的金融改革「槍口」。
就在龍薇傳媒宣佈取消收購前四天,劉士余擔任證監會主席以來首次在監管工作會議上亮相,罕見放出狠話,「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要有計劃的把一批資本大鱷逮回來。」
這是對2017年全年「強監管、去槓桿」的鋪墊——公安部出台意見,要始終保持對金融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隨後政府成立高級別的監管機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趙薇被監管層盯上後,比她龐大得多的萬達也進入監管層的視野。去年6月,銀監會對萬達下了禁貸令,要求銀行對萬達的境外投資進行風險排查。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警告國內資本,「非常時期,資本要站好隊、聽指揮、少添亂。」緊接著,當月,萬達所有的海外項目就全面急剎車。在國內,萬達動作更大,把13個文創項目交給融創,77個酒店項目交給富力,目的就是為降低負債率,響應監管層的「敲打」。
「強監管、去槓桿」的目的很明確,2017年10月,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說,「中國要重點防止明斯基時刻」。
明斯基時刻指的是,一個國家債務比例不斷攀高,現金利只能覆蓋利息,甚至只能靠借新還舊時,金融體系極不穩定,隨時會爆發危機,並陷入漫長的去槓桿週期。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典型的「明斯基時刻」。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多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債務高企,成為最大的潛在風險。因此,中國政府啟動對資本市場的強硬監管。副總理劉鶴在年初達沃斯論壇上就表示,「在中國經濟面臨的各類風險中,金融風險尤為突出...爭取在未來3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
趙薇被證監會頂格處罰,不過是「去金融風險」的一個案例。中國金融市場能否根治類似「小燕子」炒股這樣的頑疾,尚難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