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迄今至少300家跨國公司在輿論壓力或制裁規範下自發撤出俄羅斯。近日,國際知名精品 Tiffany & Co.、Pandora、徽記珠寶、蕭邦等企業相繼宣布,停止進口俄羅斯「血鑽石」,拒絕成為資助俄軍的「幫兇」。
《衛報》(The Guardian)3月中旬刊登的報導指出,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俄國鑽石開採集團Alrosa仍不斷將珠寶送至印度加工後再售出,輕鬆規避制裁,繼續資助俄軍入侵烏克蘭。為避免成為俄軍「幫兇」,美國頂級珠寶品牌 Tiffany & Co.、丹麥珠寶品牌Pandora、美國最大珠寶零售商徽記珠寶(Signet Jewelers)、瑞士高級手錶品牌蕭邦(Chopard)等精品大牌最近陸續宣布,全面停止向俄羅斯採購鑽石原礦。
先至印度加工再售出,規避西方制裁
俄羅斯生產全球近30%鑽石,其中98%皆來自Alrosa 集團。《衛報》指出,Alrosa 三分之一股份歸俄羅斯中央政府所有,三分之一股份歸俄羅斯聯邦薩哈共和國(Republic of Yakutia)所有,每年為俄羅斯政府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根據相關數據顯示,Alrosa 集團2021年銷售額為41.6億美元(約新台幣1191億元),淨利潤為910億俄羅斯盧比(約新台幣270億元)。
《衛報》表示,雖然英美目前皆已禁止國內公司與Alrosa直接貿易,但僅憑西方國家單方面的制裁,恐怕還是難以遏止俄羅斯「血鑽石」流入市場。其中原因在於,大部分的俄羅斯鑽石原礦,多先出口至印度進行切割、拋光,才轉而販售至各國市場。
根據美國海關規定,俄國鑽石在印度加工時,已被認定是一種貨品的「實質轉型」,因此該鑽石即可被視為印度產品,而非俄國產品,自然不受制裁禁令限制,仍可出口至全球市場。
Pandora jewelry said it is ending its 12-year membership with the 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 the organization that sets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for the jewelry and watch industry, over its failure to suspend the memberships of companies from Russia. https://t.co/y0I1bVUqkF
— Forbes (@Forbes) March 31, 2022
監管機構姑息縱容,大牌群起抗議
有鑑於此,「是否能確實禁止Alrosa 繼續出口產品」的決定權,便落到相關監管機構的手裡。《衛報》3月報導指出,負責相關監管的國際珠寶責任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日前因對俄羅斯鑽石問題保持沉默,慘遭外界抨擊。Pandora、跨國精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Gucci及Saint Laurent所屬集團開雲集團(Kering)則宣布退出該委員會,以示抗議。
RJC創立宗旨在於監管相關企業、協助提高產業聲譽、提倡「責任採購」(responsible sourcing),並致力消除供應鏈中的「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s)。然而,該委員會顯然並未善盡職守,不但讓Alrosa持續保有會員資格,也未撤銷其「責任採購」的商業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