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以「特別行動」名義入侵烏克蘭,到3月25日宣布「作戰第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基本已經完成」,俄羅斯未能達成任何主要軍事目標與推翻烏克蘭現政府培植一個親俄政府的政治目標。
美國總統拜登26日在波蘭表示,普京不應再繼續掌權。拜登28日進一步解釋說,他的講話表達的是內心的正義怒火,不代表美國政策轉變,並拒絕對此道歉。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教授指美國可能希望戰爭繼續,讓俄羅斯遭受軍事和制裁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孤立,從而推動普京下台,但他預測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美國學界也有人預測,國內抗議加上官員背叛,普京的下場可能如同烏克蘭前親俄派總理維克多・亞努科維奇,最後被迫下台和亡命他國。
俄烏戰爭結果是否可能導致普京下台?美國和盟國對普京下台的態度究竟如何?如果「老朋友」普京下台,對在這場戰爭中將自己與普京捆綁在一起的習近平意味著什麼?
獨立時評人馬聚認為,拜登說普京不應繼續掌權更多的是一種姿態,雖然有所過線,但這是可以接受的。
他說:「拜登自己已經講過很清楚的一句話,這是他發自於內心對於正義和道德的這樣使然,才讓他說出了這樣的話。而這樣的話,他自己雖然最後也做了一個解釋,認為說這並非是美國國家政策的一個改變。雖然這些補充聽起來好像都是在緩解這樣的降調,但是拜登更主要的是向所有的人,特別是向烏克蘭民眾以及身陷戰火摧殘的整個東歐地區來講的話,那麼人們得到的是更加大的一個鼓舞。同時也指向了普京,實際上就是他之前所講的一個屠夫,就是這樣的一個劊子手。那麼種種這些情況是結合了一個總統作為一個個人的一種態度,同時也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他雖然說在外交層面上似乎有所過線,但是這是可以被接受的一種過線。」
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教授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談到美國可能希望戰爭繼續,讓俄羅斯遭受軍事和制裁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孤立,從而推動普京下台。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認為,俄烏戰爭的走勢與普京的命運最終還是取決於俄羅斯和普京本人的選擇。
他說:「這其實是普京自己要決定的事情。普京他可以決定這場戰爭什麼時候收手,他也可以決定這場戰爭是不是要繼續向攪稀泥一樣繼續打下去,這全部都是操之在普京的手上。那當然從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如果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美國跟西歐國家繼續提供,不管是經濟上或者是軍事上面的物資,烏克蘭雖然說他沒有辦法完全把俄羅斯的軍隊全部趕出他自己的領土,但至少一直這樣子維持膠著戰的一個狀態。等到俄羅斯內部的經濟產生問題,或者是他的後勤跟不上的時候,其實普京自己的政權就相對來說岌岌可危的。這件事情他會不會去思考這種可能性?我覺得這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他有沒有辦法去規劃這樣的可能性?我覺得那不是美國可以規劃的事情,但是俄羅斯或普京自己在規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