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最近的發現
南韓政府坦言(2022.03.15),死亡人數正再增加當中,過去一週平均每天有229人染疫病逝。不過當前南韓的新冠死亡率與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差不多,透露過去每年約會有2500至5000人死於流感,死亡率介於0.05%到0.1%之間,新冠肺炎的平均致死率則為0.15%。南韓國內確診病例增加趨勢與重症死亡數存在「時間差」,估計重症及死亡人數的高峰期將會等到確診高峰期後的1至2週才會出現。
比較韓、日疫苗施打
但截至2月4日,日本共接種609萬3568劑第三劑疫苗,涵蓋率僅4.8%
台灣的抉擇
台灣到目前為止,感染總數23,155,佔人口0.1%;死亡人數853,死亡人數/感染總數是3.68%。有人質疑為何我們的死亡率如此之高,是醫療比人差嗎?我的想法是當初的篩檢太少,依我的估計感染人數至少12萬,加上舊變種delta的死亡率偏高所導致。
英國的染疫比率31.4%,染疫死亡率0.96%,再加上疫苗,目前完全解封。美國染疫人數佔總人口數24.3%,染疫死亡率1.22%,也呈解峰狀態。這些比亞洲高的數字應該跟疫情爆發在疫苗施打前,病毒不同變異株比較有關,而不是醫療水準的差別。歐美的數字對我們不具太多參考水準,今年日、韓、新加坡才是最好的參考,所以:
1. 感染波數,從日、韓、新最後的總體死亡比率來看,一次攻頂沒有不好。尤其我們第三劑的覆蓋率也接近50%,疫情助攻下,很快就能追上韓國的63.2%。但是像新加坡的2波高峰,在醫療量能負擔,跟社會心理衝擊上或許更好
2. 單靠疫苗,不管3或4劑,是不太可能達到全體免疫的,預估死亡總數/染病總數會在0.15-0.1%之間,跟一般性流感非常接近。重病或死亡以老年人跟沒施打疫苗者為主,其他則99.7%輕症,甚至無症狀,除非出現新的變異株
3. 邊境的開放,跟疫情的控管 – 這兩者一內一外,影響的是疫情進展的速度、感染的波數,還有醫療是否能承擔。但是,拖得越慢,社會越慢恢復正常,不管是外貿、內銷,或民生
不管是媒體名嘴、政黨政客、網紅醫師教授研究員,請不要再炒作焦慮、恐慌,或溫情,濫用情緒性字眼,跟不精確的個人主觀。不管是歷史、科學,跟最接近的經驗,再再都告訴我們該來的還是會來,學會堅強、清楚算計,外加一點冷酷,是種族存續的不可或缺。
*作者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