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犯返家奔喪戒具權限在長官,管理員奉命行事,只是站第一線揹黑鍋及承受家屬非難壓力,市議員案引發五名綠委向法務部長蔡清祥抗議,部長「震驚」的請矯正署檢討改進,法界則認為譁眾取寵打擊士氣。被動聽命的矯正署確實無辜,而部長震驚什麼玩意兒令人不解,戒具法是立委訂的,彈性模糊地帶是矯正主管機關你法務部函釋的,有疑慮法務部長最該反求諸己吧!倒是嘉義所使用鉚釘釘死的腳鐐,至喪家堅不解銬「擇善固執餿主意者」,是中央台主任、值班科員,或請示科長甚至看守所所長,抑或長官主動下條子指示呢?值得探究。
再參照《司法行政部65函監字第02334號函》,返家奔喪事實真偽和施用戒具與否,典獄長負其責,故脫離監所圍牆戒護區外,寧一概視為「有脫逃之虞」使用戒具,這是明哲保身「負責態度」,殊不知食古不化「法匠」易激起喪家不滿致犯眾怒,暴動劫囚反滋生危機,亦讓良法美意打折扣,何不給圓滿盡最後孝道呢?與其羞辱式糟蹋德政,不如索性廢了,有心要逃,親朋協助接應,戒具功能不大,無心逃何必拘泥繁文縟節,法規冰冷死的,執行的人熱血活的,藝高膽大吧!
嘉義地檢署認定戒護奔喪依《受刑人及被告返家探視辦法》同一事由一次為限,戴寧若未交保,頭七法會及告別式勢將缺席。律師林瓊嘉認為羈押法並無探親次數明文,子法增加母法所沒有的限制,違反法律保留恐違憲。律師所言甚是,檢方顯曲解法令,參看法務部《71監字第2509號函》暨《73監字第3358號函》,「喪亡」指亡者治喪時,惟除死亡時,若事故不同,如入殮與出殯非同時辦理,自可酌情分別核定。檢座只熟悉羈押業務,對上層法務部頒布有關被告權利之釋示卻生疏,負審核生殺大權茲事體大,怎生得了!
包括國營事業吾服公職30年,本職專業尚稱「無愧」,在加油站有人問路,必詳細指引加畫地圖,服務「男女老幼咸宜」,老外都豎拇指說Thank You;在監所接見室唱名,準叫會客家屬賓至如歸,信任管理就不會有黑獄誤解,安心他們服刑的親人不受非人待遇,監外戒護表情自若不板著臉,保持「外表輕鬆內心嚴肅」,監內戒護剛好相反,公門不是像行政院長蘇貞昌那種耍官威的秘境。
讓受刑人穿囚服返家奔喪不妥當,如同阿兵哥穿軍服放假之渾身不自在,草綠服難看,還得躲憲兵顧形象。筆者唯一戒護奔喪經驗,進場前事先用布塊將腳鐐包住並解銬,請家屬斟酌清場,留下者皆已知他在關沒禁忌親人,我們管理員則披小夾克遮住防彈背心及「四不像」制服圖騰,叫計程車沒派噴機關名稱的公務車〈基於戒護安全原則上仍以派車為宜〉,可謂情理法兼顧。
*作者為退休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