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共存根本沒意義?醫喊「快升2.5級警戒」:付點經濟代價很值得!

2022-04-17 11:02

? 人氣

潘建志提到,要避免對經濟的衝擊有很多方法,不見得一定要停止所有開店營業項目,比方可以從限制「高風險」活動和場合開始。台灣有過很多次群聚事件,哪些地方是高風險場域民眾心知肚明,不需要完全限制經濟活動,只限制一部分的行業,給予補助,這樣人民比較能接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潘建志認為,學生重症死亡雖然少,有出現確診還是要隔離防止擴散。若確診人數一直增加,就算中央不規定停止上學,很多學校也會自行停課。這波BA.2疫情有個現象,就是青少年兒童染疫機率和其它年齡層一樣高,小孩從學校中染疫,帶回去感染家中給長輩,家庭感染,變成引起老人重症和死亡。台灣12歲以下尚未開打疫苗,可考慮小學幼稚園停課改線上教學,父母親可請有薪照顧假,政府給予補助,這都是2.5級可以考慮的作法。

潘建志直指,2年來台灣沒有遭遇過超大量感染的狀況,未來如何演變很難預測,但現在已經接近隔離和疫調量能的上限,提高疫情警戒等級,從去年的數據可以發現,差不多2星期才有降低人流的效果,甚至上海升到4級硬封城兩周後,確診數都還在增加,要實施要提早做才有用。其它的防疫方式,比方打疫苗已經來不及了,口服藥也還沒有足夠的到貨量。

潘建志也說,台灣3月1日在個案數很少的時候,宣佈不再使用4級疫情警戒標準,在3月17日時還清零,但過了1個月卻突然破千,可說是「豬羊變色」。先不管共存清零沒什麼意義的討論,至少要記得還有防疫的重要手段。壓平曲線,升高防疫等級當然有用,世界各國都還在實施。能避免醫療崩潰、多救些人命,付出一點經濟代價是很值得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13日也一致同意,現在不是對COVID-19降低警戒的時候。「要減災,政府要勇敢負起責任,超前佈署。」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