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三加四政策可行嗎?

2022-04-28 06:40

? 人氣

病毒不斷地在進化,進入社區或家庭的管道也不同,個人或每個家庭的因應方式也不同,所以光是用「3+4」政策這樣的數據來做抗疫,全然不知道病毒是在「3+4」的政策漏洞與空窗之間流竄,因此一定會換來更大的流行。(示意圖,pixababy)

病毒不斷地在進化,進入社區或家庭的管道也不同,個人或每個家庭的因應方式也不同,所以光是用「3+4」政策這樣的數據來做抗疫,全然不知道病毒是在「3+4」的政策漏洞與空窗之間流竄,因此一定會換來更大的流行。(示意圖,pixababy)

「3+4」的居隔決策引爆了不少學者專家的擔心與憂心,疫情並未見緩解。「3+4」上路第一天本土確診案例就飆破5000,衝上6295。對於「3+4」的討論一名不具名與會專家表示,光是縮短居隔天數就花了一個多小時「討論到最後,已無法思考」。(陳時中說「3+4」是折衷點,是根本不用居隔與「5+5」或「7+7」的折衷? 還是政治與專業的折衷呢?)問題是蘇貞昌院長在專家還未討論之前就先拍板做出了決策了!顯然專家在這場會議真的擔憂的問題,不但沒有被尊重,反而成了蔡政府執行「與病毒共存」的背書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小英總統4/26親赴指揮中心視察並宣布四大防疫措施內容來看,就是要落實「與病毒共存」了!

小英強調:「因為Omicron的特性,必須調整防疫策略,過去幾天中央地方召開多次防疫會議,由專家做出政策調整建議,但兼顧防疫與經濟、社會運作是目前目標,因應疫情發展,要邁入防疫新階段」。當然「3+4」就是防疫新階段的產物。至於蔡政府的四大防疫新措施分別是:

(1)持續強化輕、重症分流,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2)推動家用快篩實名制;

(3)重點疫調,

(4)持續提高疫苗覆蓋率。

根據小英所引用的數據:這波本土疫情,從年初到4/26,確診者百分99.68都是清症或是無症狀,重症率0.03%,致死率0.01%,健康風險低。由於多半是輕症,致死率低,健康風險低,所以與其全面清零,不如就讓OMICORN「自然傳播」,那麼防疫就不用提高警戒更不用封城,便達到小英所說的「既可兼顧防疫與經濟、社會運作」。(小英所得到的數據,有沒有考慮到:當輕症爆量到連登記確診都塞車時,所癱瘓的不只是公文流程,還有醫療與資源上的停擺…等等?)

問題是病毒不是數據,從2019年12月底的COVID-19一直到現今的OMICORN病毒的進化與演變,從下呼吸道一直到喉嚨,病毒變種就是為了強化下一代的生存力,試問指揮中心與專家對於病毒的了解到什麼程度,他們提供給決策高層的說明,蔡政府真的都能了解?真的周詳地列入「3+4」決策的考慮嗎?(蔡政府真的認真參考香港、韓國與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嗎?有確實做到比這幾個國家的對抗OMICORN還有優質的部署嗎?)

首先要問的所謂3天隔離是否就是指病毒傳染潛伏期?避開了這三天就可以斷絕傳播鏈嗎?這是根據哪一位專家的研究結果呢?

個人的經驗,小兒在4/19快篩陽性4/20的PCR陽性確診。4/23內子開始覺喉嚨癢癢,頭有點暈,先做快篩是陰性,4/24下午發燒,趕緊到醫院做PCR,4/25結果是陽性確診。從4/19到4/24是六天,內子回憶她很可能是在4/19幫忙兒子處理還有4/20兒子拿出一籃衣物要洗,內子幫忙分類時很可能就被傳染。我們三人都抵了三劑疫苗,兒子與同學打球,同學都沒有事,因此不太可能在球場上被感染,而他曾外出給學生上課,是否就在這個過程中被感染?他的回憶中在4/17時就覺得頭痛怪怪的。從頭痛到4/19發作是三天,(在此之前何時染的?他還是想不出來);內子從4/23到發作4/25也是三天,然而,她卻是在4/19及4/20處理兒子的事接觸較多,若是那時已經感染,這個潛伏期就不是只有三天!(我們三人從4/19居家隔離,就一人一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