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夷)陵之戰是原為聯盟的孫(權)劉(備)兩方之間的第一次大戰,也是三國分立時期孫劉兩方之間唯一的一次大戰。戰爭之所以爆發,近因是劉備「興兵雪恨」,遠因則為東吳暗襲荊州,關雲長敗走麥城,殉死。但正如本書「品評」所述:「東吳暗襲荊州,並連下三城一幕,猶如孔明(乘赤壁之戰曹操孫權交兵之際)之坐收(荊州)三城一幕;就東吳而言,此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因為荊州一地, 在東吳看來,應屬於他們在赤壁一戰的戰利品,由於孔明用計,並屢次拖延,荊州才始終為玄德據有……但東吳時時刻刻欲取荊州,實為明顯之理。」彝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後,有生以來第一次統率七十五萬大軍,在沒有軍師孔明隨行之下,親自指揮的一場大戰。由於對東吳用兵,既違背赤壁之戰以來孫劉聯盟的國策,也與「隆中對」所確立的政略原則相牴觸,因此出征前,文臣武將,從孔明到趙雲,對於劉備「先兄弟之情,甚於政治考慮」,皆表反對,但出征後的幾場勝利,也如本書「品評」所說,劉備「似為勝利沖昏了頭」,「儘管仇人盡戮,恨已雪,卻想一鼓而下東吳,再下曹魏,……完成漢末天下大亂以來,任何爭雄者所無法完成的大業,並洗刷他常敗將軍之名。」此時,受任於危難之際的陸遜,以遠低於十分之ㄧ以下的兵力,以「一把火」,「火燒七百里」,不但燒掉劉備未敢明言的「大業」,也迫使正處於高峰的劉備,僅剩百餘騎,狼狽而逃,並於白帝城託孤。
本書「品評」綜論此一戰役的影響,表示:「玄德猇亭之敗(即彝陵之敗), 損了大漢元氣、兵馬、糧草和他個人最後和最不可告人的野心。大漢基業在孔明預為安排的設防下,並無所失,這個下場和曹操在赤壁兵敗後的下場很類似。正因為如此,曹劉兩人才不致像袁紹在官渡敗後便一蹶不起。東吳在這一戰中所獲益的, 除了故土的收穫以外,就是聲望和氣象;這種收穫和赤壁一戰東吳所贏取的也大致一樣,這真是有趣的前後輝映。兩次東吳雖大勝,版圖卻不見擴張,曹操、劉備雖大敗,版圖卻不見縮小,這個解釋的理由,便在兩次的大敗者,都是進犯者,都是兵臨東吳城下的出擊者;東吳所謂大勝者,只是將這些進犯地盤者、或已深入地盤者,逐出去、趕回去,但東吳不曾一鼓而反進犯出擊者的地盤。東吳的勝利只是保全固守的地盤,曹劉的失敗只是進取地盤不遂,東吳所謂大勝的意義應從此種觀點了解,曹劉所謂大敗的意義也應從此觀點了解」。
二、三位主角
所謂三國,是指曹魏、蜀漢、東吳,其主角分別是曹操、劉備、孫權。在亂世之中,戰爭固然為影響時局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影響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則為操盤戰爭的主角及其人馬。大致而言,作為三國主角的曹操與劉備均屬開創型人物, 而孫權則為繼承守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