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施政滿意度高低 不是連任勝敗保證

2018-05-02 18:30

? 人氣

蔡英文(右)滿意度低盪,找滿意度屢屢奪冠的陳菊(左)助拳。(郭晉瑋攝)

蔡英文(右)滿意度低盪,找滿意度屢屢奪冠的陳菊(左)助拳。(郭晉瑋攝)

蔡英文執政進入兩周年,滿意度維持在三成上下,不滿意度一度飆高突破六成。看到這樣的數據讓柯文哲老神在在,讓民進黨在台北市市長陷入自己提名或禮讓的困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滿政策不代表不支持連任

這個數據也讓老共看到再次政黨輪替的機會,對國共論壇舉辦也轉為積極。一息尚存的國民黨也看到希望,吳敦義與朱立倫的競爭從縣市長布局產生競逐。至於泛綠其他勢力,也因此頻頻挑戰小英共主的地位。

台灣民主化之後,民意調查成為施政與政黨提名最關鍵的工具,如平時施政「施政滿意度」成為現任者十分在意的指標,而兩大主要政黨的提名也依賴「全民調」,來擺平初選競爭爭議。

不過,民調滿意度與連任支持度是否有直接關係?其實未必。

滿意度單純是指對執政者的滿意或不滿意,但支持度的因素複雜得多,涉及比較的人選還有其他外在變項。

對於滿意度低或支持度落後,雖然每個政治人物嘴巴上說:「任何民調我們都會參考。」民調「只是參考之一」,這是政治人物的制式回應,其實每位政治人都十分在意民調數字,這也苦了幕僚需要找原因 、找理由解釋民調低迷的說法。

最常被提到解釋的案例就是,陳水扁任台北市長的高滿意度卻連任失利。近日陳水扁化身的勇哥說,阿扁市長做滿兩年施政滿意度八九%,連任失利後還有七六%。

連任選前半年,陳水扁與馬英九對決,陳水扁的施政滿意度還有六成八,施政能力受到四成一市民的肯定,馬英九則以形象取勝,獲得四成八選民青睞。最後陳水扁以高滿意度落選,所以高滿意度不是連任的保證。

而低滿意度也不一定不能連任,馬英九的連任更是另一個案例。根據TVBS民調顯示,馬英九二○○八年上任滿意度為四一%,當年爆發毒奶事件下滑到二三%,八八風災時滿意度一度掉到一六%,之後都在三成上下震盪。進入連任對決時,滿意度回到四成,連任也拿下五一.六%得票率。

只要全體選民逾三成支持就能當選

台灣「單一選區制」加上「相對多數」即能贏得席次,如果兩黨對決得票很容易達到五成以上;但如果倒推回選民數,很多選舉都只有三成多選民支持而當選。例如蔡英文在一六年拿下六八九萬多票當選,得票率五六.二一%,但換算所有公民數,當時是逾一八七八萬,蔡英文在全部公民數只拿下三六.七%,與目前滿意度不相上下;而馬英九連任拿下所有公民數三八.一%,也接近連任時四成的滿意度。

所以民調中,「施政滿意度」不必然與「支持度」畫上等號。兩者也很難比較,滿意度是針對執政者,是是非題,不同於選舉的支持度是兩人以上的比較而來。

滿意度比較容易受到風向或新聞議題所影響,如周錫瑋上山打老虎下水抓泥鰍新聞事件,一定會造成滿意度下滑;八八風災災民跪地攔下馬英九,馬英九回:「我不是來了嗎?」等,新聞議題很容易影響選民一時的印象,對滿意度造成有如土石流般的衝擊。

但另一類如桃園吳志揚或新竹市的許明財都屬於「三沒有」:沒有個人特色、沒有沒有突出政績,也沒有嚴重失言,而且滿意度也維持中間,卻連任失利。一旦遇到外部因素影響,這類的政治人物會首當其衝被淹沒。

再度在野的國民黨看似一蹶不振,至今還無法再度吸引選民認同。國民黨若只寄望蔡英文的不滿意度高,就可以政黨輪替,恐怕到頭只是一場空。「不滿意度」不是一群同溫層,而是不同組群的匯流。蔡英文的不滿意度高,大部分來自政治立場加上反年改,但還有支持蔡英文但不滿意改革速度太慢者,或支持蔡英文但不滿意維持現狀等。

時間會補償政治人物

威權國家領導人上台需要被造神、需要過度包裝,民主國家則相反,要上台需要接受選舉過程嚴厲檢驗,但執政之後每項政策都被批得體無完膚。所以整體滿意度其實意義不大,只能算印象分數,而且很容易受新聞事件波及。政績才是王道,而時間會補償政治人物,卸任的李登輝、陳水扁或馬英九,當年的政績或政策如今會被比較公平的討論或比較。

政治人物的政策需要民意表態支持,但政治人物需要承擔執政後的結果,蔡英文進入「轉折」階段,年底縣市選舉,是她挽回滿意度最佳時機,透過輔選,論述政績,贏得選民的認同;如果沒有把握此機會,或此役失利,恐怕才會對蔡英文的滿意度雪上加霜。小英團隊準備好嗎?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