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推出的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在每年春天來臨之際,都會盛大展演。今年在國家戲劇院以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巴勒摩、巴勒摩》展開序幕。2015年的TIFA裡最具「重量」的演出,非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帶來的《巴勒摩、巴勒摩》莫屬。六度訪台的烏帕塔舞蹈劇場,此次抵台的舞作《巴勒摩、巴勒摩》是德國編舞家碧娜鮑許的城市系列作品,於1989年以義大利西西里首都巴勒摩為舞蹈敘事的背景,在長達3小時的演出中以一開場的一堵高5公尺重量近7公噸的牆崩裂為開場,60多個場景,舞者不停地重複著動作涵蓋生活裡的渴愛、暴力、權力替換乃至對生命消逝等種種體悟。
高牆倒下後,每一塊空心磚落下的的狀況都不同,台上舞者也必須不停地隨著每次演出調整他們的步伐而這也成了一大挑戰,台灣的舞者余采芩說:「舞者踩空、跌倒的狀況常有,但有時失誤其實讓舞作更美好、有趣,鮑許以前也總對我們說,這都是舞作的一部分,也像是人生一樣,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而舞台設計彼得.帕布斯也補充說明:在和碧娜的工作過程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他稱之為「舞團的憲法」。亦即是不會傷害到舞者的設計他才會提出,因此設計這道牆時所有的材質和倒下的方式都經過不斷地嚐試和修正。也讓高牆倒下的場域成為舞者發揮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