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的第二個反對論點是抗疫用藥都有其副作用,用藥後可能出現不良結果,醫療責任歸屬很難追究。但老實說,這就落入前述的文字遊戲或口水戰了,理由很簡單……其一,疫苗也有副作用,迄今台灣疑似因為施打疫苗而過世者已逾千人,有幾位高官大員或主治醫師為此負責?其二,附圖已點出許多重症確診者因為檢測與送醫的遲延而送命,又有幾位高官大員或主治醫師為此負責?其三,正如同其他醫療糾紛,給藥前仍有專業的診視與諮商,因此即使有少數民眾蠻不講理,醫院和醫事法庭仍然可以提供足夠的保護。
正面主張的最佳鐵證
其實,指揮中心的自我打臉就足以證明,現階段應該採納快篩陽視同確診的措施,陳時中的反對論點站不住腳。截至本文完稿前,已經確定有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長照機構、和65歲以上這五個族群適用快篩陽視同確診的措施。
試問,抗疫用藥會「認人」嗎?難不成用到這五個族群身上,快篩劑就不會出現偽陽性,而治療用藥就不會出現副作用?顯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以上分析不涉及高深的數學和複雜的思考,實際上只用到高中數學和常見的類比思考(即依此類推),而結論則是根本不應該出現反對快篩陽視同確診的措施。至於陳時中及部分醫師為何高調堅持前述兩個反對論點,本文不予揣測,否則就淪為文字遊戲或口水戰了。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