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9)日續審《大學法》修正草案,有一黨政人士表示,《大學法》整體大修要追溯到2005年,此次修法採分批處理,主要針對大學治理結構、學生權提升。他進一步說,提升學生權的部分,藍綠立委有一定共識,包括提高大學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占比、學生參與大學的行政會議等條文。修法條文今經教文委員會審查完竣,不需黨團協商,送交院會處理,可望本會期三讀。
前述人士指出,議題主要由學生團體主動發動,大概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拜會立委,《大學法》的修法核心其實還是在大學治理,「不要校長變皇帝」,像是教授治校、外部監督等都要研修,但難度很高,教育部僅同意會在月底前針對大學治理的法條提出研究報告。後來,學生團體就轉而以「提升學生權」為主攻議題,像是「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占比等訴求,民進黨立委賴品妤、范雲等教文立委,甚至包括在野黨的教文委員大多支持提升學生權,但比例仍待最終確認。
前述人士指出,教育部態度相對保守,但若是能有條文能先通過,或許能成為《大學法》部分問題的解方,站在學生、支持立委的角度,當然希望能先有所突破,並盼在委員會初審完竣後,針對相關條文希望先三讀。其實就此議題,並無牽涉任何利益又能表達對學生的支持,所以有許多立委其實都願意協助,只要有共識的話,就能早點處理。
遠低於歐洲!范雲:台灣學生代表比例僅1成真的太低
范雲受訪時表示,她在大學當教授這麼多年,有感師生間的無力感,大學治理不是選出校長就沒事,教育部也管不到大學內部自治的問題,所以勢必要面對相關修法。希望可以先從提升學生權來著手,像是歐洲民主國家的校務會議平均學生代表的比例是4分之1,台灣現在僅只有10分之1,真的太低,像是防疫損害學生權益、私校退場亂象等問題,學生都難以表達意見,所以應先行通過。
民進黨教文召委賴品妤則表示,在沒有院版的前提下,不分黨派的委員凝聚高度共識才能初審通過修法,且全條文直接出委員會,代表著大家的重視,「我必須說,這是一個學生賦權歷史的時刻」。她曾說,希望在擔任召委的這個會期,能與大家一起終結這部懸而未解的修法工程,雖然有部分修正條文僅是勉予同意,但這橫跨了30餘年的倡議、超過17年未大幅修正的大學法,終於有了重大進展。
台學聯:希望學生代表比例可以達到3分之1
台學聯理事長黃亭偉受訪時說,他們的立場是希望可以有3分之1的比例,讓學生占據更主要的地位,增加比例可以鞏固地位,在爭議提案中可讓學校更了解學生的意見,不是對學生有問題就不處理,這是增加校園裡面的良心,學生身為進步議題的推動者、改革者,有足額的學生代表,就可以讓學校有衡量,未必可以立即改革,但學生可以擔任推進議題的角色。
台師大學生會長馮輝倫指出,他們的立場是校務代表比例越高越好,目前僅有10分之1真的太低,希望至少可以提高到3分之1以上。像是在召開校務會議時,學生提案經常遭擱置,就是因為比例不足;另不只是校務會議,希望其他的小型會議,像是教務會議、公聽會、教務長談話或是系級、院級前面會議,其他會議也能列入學生的意見或比例,若能明文規定在法律中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