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生衝突嗎?
在亞洲,二戰後的和平與繁榮讓這裏成為商業冒險家的樂園。一些分析人士說,這一局面多歸功於亞洲繁榮的海上與陸上貿易。這個過程讓所有的亞洲國家都受益。《經濟學人》的統計顯示,在亞洲較為貧窮的國家,那些生活在每天2至20美元間中產階級人口的數量,自新千年來已經翻了7倍之多。
中國說,自己在南海的「填海造地」只是「在自家院裏施工」;而菲律賓希望「訴諸法律」,指責中國霸道「欺凌小國」(圖為中國在南海永暑礁上修建的設施,資料照片)。
不過,這些國家中,獲益最大的或許就是中國。某種程度上,若亞洲的安全局勢因南海或者東海問題而產生變化或者逆轉,進出中國的貿易不僅不可能因此倖免,反而會蒙受損失。
這也是為何,儘管媒體標題總是讓人感覺一場戰爭將要在亞洲展開,但熟悉亞洲歷史與地緣格局的分析人士卻覺得這個問題是可以避免的。「我不相信未來幾年會有衝突,」 獨立戰略分析師Gary Li表示。
「尤其對中國而言,衝突成本收益的分析結果並不在他們這一邊,而且現在中國經濟增長也在放緩, 國家內部發展結構也在進行調整。」事實上,他的觀點在菲律賓也很受認同。
中國、菲律賓和美國
不過,即使這一願景是共通的,但中菲兩國在具體的行動上卻大相徑庭。中國說希望通過「和平談判」,指責菲律賓「製造噪音」,自己在南海的「填海造地」只是「在自家院裏施工」;而菲律賓希望「訴諸法律」,指責中國霸道「欺凌小國」。
2013年1月,馬尼拉照會北京,就兩國有關「南海管轄權」的爭端提起強制仲裁。 「若這一問題持續,菲律賓會繼續製造噪音,辯論持續,(兩國)外交關係受損,」 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高利茲(Roilo Golez)在接受BBC中文網記者專訪時說。不過他也承認,由於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予以回應,其約束力無幾。
雖然目前美國並不直接捲入中國與越南和菲律賓等國的爭議,但其去年10月對越南部分解除武器禁運,以及與菲律賓簽署的十年防務協議,也讓一些觀察家認為,美國正幫助越南和菲律賓在南海較量中對抗北京(圖為中國海警船與菲律賓船在南海爭議海域對峙,資料照片)。
在南海問題爭議中,美國的角色也引人注意。雖然目前美國並不直接捲入中國與越南和菲律賓等國的爭議,但其去年10月對越南部分解除武器禁運,以及與菲律賓簽署的十年防務協議,也讓一些觀察家認為,美國正幫助越南和菲律賓在南海較量中對抗北京。
「我來這裏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針對)中國,」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馬丁·鄧普西上將(Gen. Martin E. Dempsey)去年8月在出訪越南時表示,「但是我肯定知道,中國的陰影籠罩在這些對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