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BBC中文網最近派記者前往亞洲六個國家(菲律賓,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探討中國同這些鄰國間的爭端和總體關係。我們將陸續以多媒體形式刊登特別報道。本周開始第一站菲律賓的有關報導.。
美國海軍上校阿佛雷德·賽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或許怎麼也想不到,他在1890年撰寫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會在未來一個多世紀裏如此改變世界格局。
在那個世界尚未聯繫起來的十九世紀,馬漢所鼓吹的龐大海軍造就強大帝國,以及控制海上航路確保國家商業發展的思想,不僅讓華盛頓意識到海上實力的重要性,也讓當時的德國威廉二世與後來的日本政府為之癡迷和效仿。
以至於,當馬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後去世時,《紐約時報》在1914年12月2日的訃告中這樣寫道,馬漢的這本著作,「對今天德國海軍的存在有重大的影響」;威廉二世也說,自己要對馬漢的書「熟記於心」。
馬漢在中國
美國於19世紀末期用以炭和油發動的鋼船取代木帆船,完成了海軍「現代化」。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海上實力漸起的美國打敗了西班牙。1914年8月15日通航的巴拿馬運河也將太平洋與大西洋的貿易連通了起來。
「這令美國實際上控制了西半球,並在此後影響了東半球的力量對比,」全球智庫斯特拉特佛(Stratfor)首席地緣政治學者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在其新書《亞洲大熔爐:南中國海與太平洋安定局面的終結》中這樣寫道。
在南海問題爭議中,美國的角色也引人注意(圖為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演習,BBC資料照片)。
這一歷史事實,在今天許多中國戰略家口中仍然嘖嘖稱奇。通過發展一個強大的海軍,改變亞太地理屬性,並掌握話語權,是許多中國政治戰略家的願望,比如充滿民族主義情緒的前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劉福明。他也是馬漢理論的忠實「粉絲」。
「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們熱衷談論馬漢的理論,基本上他們認為這是西方過去成功的藍圖,」專注亞太研究的獨立戰略分析師Gary Li對BBC中文網記者說,「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事情都變了。今天的軍事不是輪船和槍彈,而是你是否能夠抵擋住潛水艇和導彈。」
在許多中國地緣政治戰略家眼裏看來,南海不僅是一個國際法律的問題,更能體現中國在地緣政治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美國「重返亞洲」以後),以及海洋主導能力給中國帶來的經濟繁榮。要知道,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商業艦隊運輸噸位都要經過南中國海,這其中包括中國所燃燒原油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