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經濟預測,我國今年投資率稍有回落,但儲蓄率上看43.18%持續攻頂,「超額儲蓄」也將首度衝破新台幣4兆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不僅今年GDP實質成長率難以「保4」備受矚目,台灣長期以來閒置資金浮濫的情勢同樣值得關注。
根據國民所得統計定義,GDP經微調後減掉消費就等於國民儲蓄,如果這筆資金能夠導入實質投資或公共建設,將可增加國內產出、就業及生產力,進一步帶動產業升級與薪資成長。所謂超額儲蓄,即是國民儲蓄毛額扣掉國內投資毛額的差額,藉此衡量國內資金閒置的情況。
省吃儉用固然是種美德,但一般認為,過多的閒置資金反映消費、投資等內需不振,甚至容易流向股市、房市,儘管名義上都稱之為「投資」,實質意義卻是天差地遠,因為購買設備、興建廠房有助於未來生產與經濟成長動能,炒股、炒房則可能吹起資產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