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寫過〈最後一位掌故大家〉一文,談的是香港的高伯雨,文章開頭就說:「一般人說起『掌故』,無非是『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但掌故大家瞿兌之對掌故學卻這麼認為:『通掌故之學者是能透徹歷史上各時期之政治內容,與夫政治社會各種制度之原委因果,以及其實際運用情狀。』而一個對掌故深有研究者,『則必須對於各時期之活動人物熟知其世襲淵源師友親族的各族關係與其活動之事實經過,而又有最重要之先決條件,就是對於許多重複參錯之瑣屑資料具有綜核之能力,存真去偽,由偽得真 ……』。因此能符合這個條件的掌故大家,可說是寥寥無幾,而其中高伯雨卻可當之而無愧。」高伯雨被我認為是最後一個掌故大家,而在他之前當然還有徐彬彬(仁錦,一八八八~一九六一)、徐一士(仁鈺,一八九 ○~一九七一)兄弟,黃濬(秋岳,一八九一~一九三七),瞿宣穎(兌之,一八九四~一九七三)等人。
徐彬彬原名仁錦,字雲甫,號簡齋,筆名彬彬,凌霄漢閣主等,他筆名很多,有時用「凌」,有時用「霄」,又有時用「老漢」。江蘇宜興人。高伯雨說:「徐先生名叫什麼,我一向沒大留意,只知他寫新聞通訊稿署名彬彬,寫掌故文字,偶然也用此名或用凌霄漢閣之名,這都是他的字與號,不是名。但提起徐彬彬或徐凌霄,在二十年前(案:高伯雨此文寫於一九六一年冬)稍微留心國內文壇的人是沒有不知道的。他是江蘇宜興縣人,在清朝時代,寄籍順天宛平縣。他的伯父是戊戌新黨,以得罪西太后革職永遠監禁的徐致靖(光緒二年翰林)。致靖二子仁鑄(光緒十五年翰林)、仁鏡(光緒二十年翰林)是他的堂哥哥,一門都是書香人物。彬彬先生一共七兄弟,他排行第四,一士第五(今為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他倆兄弟都是在北洋大學念書的,彬彬學的還是工程,但他從未做他的老本行,為什麼學非所用,我不大清楚。」
徐致靖係同治癸酉科舉人,光緒丙子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右侍郎。戊戌變法失敗以後,譚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場慷慨就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最初要處斬的不是六個人,而是七個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當時官至二品的禮部右侍郎徐致靖。七人中他不僅官位最高,而且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黨人都是他保薦給光緒皇帝的,所以慈禧太后對他十分仇視。本來徐致靖必死無疑,後因李鴻章與徐父是密友,又是同年進士,於是積極設法營救,巧妙地通過慈禧身邊的紅人榮祿出面求情,才得以將徐致靖改判為「絞監候」。庚子事變後徐致靖出獄,赴杭州定居,別字「僅叟」,意謂戊戌六君子被害,他是屠刀下僅存的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