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醫療系統展現彈性 遠端醫療關懷
特別是母親,聽到隻身在外工作的女兒快篩陽性,恐怕馬上聯想到新聞裡二十多歲打三劑疫苗卻死亡的個案,「你要是半夜有什麼狀況怎麼辦?」急著要把我帶回身邊照顧。我則是耳聞照顧者反被確診者感染的案例,想到父母親年紀,多少有些風險因子,堅持留在宿舍獨立隔離。
其實,疫情之所以令人害怕,正因為我們都不是孤身一人。
回到房間收拾,飯也沒吃,不停查詢快篩陽性該怎麼辦?要去哪裡PCR(五月二十六日起快篩陽性經醫師確認即為確診)?下山路途曲折,馬路邊綠色標牌數字遞減,溫度漸漸回升,驅車五十幾公里到醫院,細雨中撐著傘排隊,累了就蹲坐在矮牆上,前前後後都是相同遭遇的人們,人龍越接越長,卻依然井然有序。
領到試管拭子後往前到下一站,穿著隔離衣的醫護人員熟練地喊:「快篩陽性陰性?」舉起手像交警示意我後退「靠牆壁站好不要動喔!來,深呼吸。」過程意外迅速,「好了,還好嗎?可以回家了。」她隔著雙層手套處理檢體的同時仍不忘關心。
但我沒有要回家。
走進藥局,收銀台旁架上感冒藥、維他命一字排開,店員拿起藥盒說明差異,我不敢走得太近,對方大概也感到異樣,又或者早已司空見慣,兩人有默契地維持著距離結帳,完成轉移金錢與貨品的流程。
坐在雨天的夜車裡原路往山上爬,不禁納悶,一天之內生活怎麼完全變了調?獨居在遊客往來的山中「7+7」正式開始了。
接下來幾天,不同單位陸續來電,疫調、採檢醫院、所屬鄉鎮衛生所、村里幹事,又因為地處偏遠位於行政區邊界,地址上的「村」實際上要橫跨縣市開車三四小時才會到達,村幹事一聽到有些躊躇:「原本是要送防疫包的啦,但是⋯⋯」我替他解圍接了下去:「沒關係,再麻煩給村裡有需要的人就好。」這波疫情九成以上是輕症,雖制度難免瑕疵,我只不過有點流鼻水,也不想佔用醫療或人力資源。
差點忘了還有診所醫師。
「居家照護就是說,政府不是都不管你,他會指派一個醫師,一個診所的醫師追蹤你的情況。」電話那一端的中年男醫師,劈頭就這樣說,不曉得是受不了漫天謠言和口水抱怨,又或是擔負著澄清疫情消息的工作,不得不。
實際上,電話只是「要賴」的方法,和搜尋帳號的一組數字。政府規定要視訊問診,除了講電話省錢用、公司群組發公告,沒想到這年頭連看醫生都可以在LINE裡頭搞定。「我的圖片是一隻狗,加了以後我們會傳一些資料給你,順便跟你問一些問題。」醫師幾無停頓地講完。
不只頭貼是狗,點開來封面還有另一隻憨厚的土狗,看來這位偏鄉醫師也是愛狗人士。讓醫師簡單視訊問診之後,才想到忘了問他一天要遠端關懷多少病患?不過,看通話結束都已過了晚餐時間,於是我拿起手機設置每日提醒,提醒自己主動回報體溫和症狀。曾有報導提到護理師一天需打兩千通電話,也有南部報導是四小時八十通,確切數字難以得知,雖不知道自己能減輕多少行政負擔,但舉手之勞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