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無厘頭,撞牆不自知
第二個大笑話來自於圖1當中的前兩個疫情指標。後面3個指標並沒有問題,唯一讓人困擾的或許是名稱。首先,圖中的「致死率」其實就是英文當中的 “case fatality rate”,直譯的話應該是「個案死亡率」,但個案其實就是確診者,因此我個人偏好「確診死亡率」一詞。其次,「發生率」是指確診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但英文其實是 “case rate” 或 “confirmed case rate”,而譯成「個案率」顯然不恰當,因此我個人偏好「確診率」一詞。最後,「死亡率」的英文是 “death rate” 或 “mortality rate”,意指死亡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但民眾顯然很容易把「致死率」和「死亡率」混為一談。
當然,如果碰到流行病學的學者專家,就不要堅持哪個譯名比較合理了。國際經濟學上的「比較性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被誤譯成「比較利益」之後數十年沒人敢據理力爭,統計學上的「統計檢定(statistical test)」在國內延用了數十年,結果一群鄙視中文教科書的教授逕行將之譯成「統計考驗」,如今兩者已經分庭抗禮。認清現實,學術名詞的中文譯名,基本上取決於誰比較大牌。
但無論選擇哪個譯名,圖1當中的「整體」和「累計」都是毫無必要的贅詞,用意只是讓人覺得彼此有別。實際上,既然統計資料涵蓋期間是今年前5個月,所有的疫情指標當然都是整體或累計值,例如「整體確診200萬人」和「累計確診200萬人」,兩者有差別嗎?
圖1當中的前兩個指標就大有問題了。看起來,指揮中心嘗試創造兩個新的疫情指標,用每日確診率/死亡率的平均數來定義所謂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並且認為這兩者比使用特定期間累計人數來計算更合理,更有參考價值。但問題在於,這些活寶沒搞清楚統計學教科書的前幾章當中,對於平均數的特性與應用限制有何說明,結果搞出一個大烏龍。
圖3列出各個疫情指標所需使用的資料,其中黑色字體與箭頭顯示的是標準的定義,紅色字體與箭頭則顯示指揮中心那天馬行空的「原創指標」。圖中右側的藍色字體和箭頭說明了這兩個原創指標的第一個問題:直接用特定期間的每日確診率/死亡率計算出平均數,比起指揮中心主張的計算出特定期間內所有的7日平均確診率/死亡率,然後再計算這些7日平均數的平均數,豈不是簡單得多?而且,若使用7日平均數,則最初和最後的6天都無法計算,豈不是遺漏了12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