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宣佈,新政府將對真實存在的氣候變遷應對「更投入」。「我明白,在過去的政府治下,澳洲忽視了自身應對氣候變遷的義務,漠視了我們太平洋大家庭對行動的呼聲,」黃英賢上周在斐濟演講時這樣表示。
「我想向你們保證,我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我們會與太平洋大家庭肩併肩應對這場危機。」
黃英賢宣佈,澳洲將設立「澳太氣候基礎設施伙伴關係(Australia-Pacific Climate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以支持在太平洋諸國和東帝汶與氣候相關的基礎建設和能源計畫」。
對華措辭將趨緩和?
在太平洋諸國的首要關注事務上展現出進展的同時,澳洲也希望能夠說服這些國家,反過來幫助澳洲應對它的關注點:中國。
上周較早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這個地區開展了自己的馬拉松式訪問。
澳洲隨即也展開了對應的訪問行程,派出黃英賢前往斐濟,加強與「太平洋大家庭」的聯繫,當時她剛剛上任幾天。
此次出訪正值中國在今年較早前與所羅門群島簽署一份廣泛的安全協定之際,引發外界對中國於該地區加強影響力並可能建立軍事基地的恐懼。
北京向太平洋各國提供快速援助或借貸,以及警務支援等支持,但是當中很多被批評是「債務陷阱」。
艾班尼斯政府表示,這一狀況是其前任在太平洋「掉球」失誤的明證,給北京打開了大門,來威脅澳洲的國家安全。
但是,莫里森為其政府的做法辯護稱,他們不可能「大步流星地到太平洋各國領導人面前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
政治分析家里赫爾(Richard Herr)博士表示,這是事實,但是上屆政府關於中國在該地區事務的說法,很可能不利於其實現目標。
莫里森曾經指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基地對澳洲來說是「紅線」,之後國防部長達頓又說,澳洲要凖備好開戰。赫爾表示,這些措辭令澳洲顯得「過度敏感」和「反應被動」。
他說,澳洲將不得不接受,北京無可避免要在太平洋扮演某種角色,而新政府將需要令自己變成更具吸引力的伙伴。「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將中國排擠出這個地區。」
這不現實,因為太平洋各國也會從其他國家接受援助,並尋求建立它們自己的友好關係。
通過移民加強聯繫
但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太平洋研究院的聯合主任卡特(George Carter)博士表示,新政府要更好地加強與太平洋各國的聯繫,最可見的方式就是改變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