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沒有黨內初選來做在地民意基礎,國民黨中央所做的所有各縣市的民調真的能如實地反映地方民意嗎?再說,是否只做一兩次而非完整與定期地調查呢?從徐志榮的民調被黨中央強是排第一的,所以才會優先考慮他,那麼羅智強呢?從最初的不被地方所重視,到最後他拚上的第一,同樣是第一,黨中央卻沒有在桃園來提名羅,如此兩般標準,國民黨怎樣來說服全民呢?
再說,羅智強從默默無聞一直到民調第一,可以看到民調的動態性變化,沒有經營沒有創造議題,是很難在民調上闖出一番天空的,羅有這樣的戰力,黨中央卻是「刻意」要打壓他,這不正是授人以口實嗎?
對比起來,徐志榮排第一卻不願意被黨提名,黨中央有沒有考慮到他為何不想參選?是不是派系在苗栗有許多擺不平的地方,讓徐志榮覺得沒有必要陷入這様的權鬥。他的拒絕不正凸顯了國民黨在苗栗地方經營上的問題絕不單純,朱主席有沒有往裡面深思是否他該實地下鄉去探訪,好深入了解箇中問題,幫忙協調,排除障礙呢?
整體來看,國民黨在這場地方大選的布局上,執著在過往國民黨在地方的派系經營,因此認定只要主席來做決定,地方很快就會從眾聲喧嘩,變成團結一致。這是黨中央威權領導下的思維。所以朱主席要求六都的徵召權。可惜的是朱主席自己在黨主席的選舉時並非過半(2021/9/25他的得票數是8萬5164票當選,得票率僅45.8%),而地方派系消漲中,民進黨是挾執政優勢,不斷對地方重要政治席次與重要組織染指,國民黨往年的優勢早已不復存在,那麼這樣的地方經營當然不能再用過往的思維來考慮與處理。
朱主席不願意從黨內初選來求公平服眾,讓真正有實力的藍營菁英出馬,已經走錯了!不願藉著黨內初選來了解各地方民進黨有可能派出的戰將實力究竟如何?更是少了知己知彼的良機。國民黨在野已經六年,這兩年來的幾場選戰與公投又是輸多贏少,2018年還是挾著「韓流」的氣勢才能重創小英與民進黨,如今試問藍營還有哪一位「韓國瑜」呢?還有誰能創造「新韓流」呢?若是了解國民黨已沒有這樣的號召動力,那麼,朱主席有沒有考慮到讓黨內更民主,讓各地菁英更願意出頭的策略呢?
從台南一直到桃園再到苗栗,藍營在地士氣一再被打擊,張善政即便是真的好棋,可是在朱主席如此不公平,沒有程序正義與不尊重在地真正的聲音的操作下,這樣的選戰,即便是民進黨的疫情「失政」到全民皆怨,可是在年底大選中,民眾很可能還是會選擇綠色執政,因為真正在地的聲音已經被國民黨中央與朱主席的徵召權給淹沒掉了!兩個「爛蘋果」中民眾很有可能還是會選擇「抗中保台」的爛蘋果,即便他們的執政真的有夠爛!問題是朱主席與國民黨中央拿得出來什麼讓民眾信服的政見與遠見嗎?連黨內初選的公平性都看不到,桃園苗栗的徵召都是如此「蠻橫」,民眾又怎麼可能相信藍營會比綠營更好呢?
*作者為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