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荷蘭的船廠面臨倒閉,經過折衝,荷蘭國會通過出售兩艘「劍魚級」給台灣,原本後續還有四艘,但是荷蘭擔心中國外交報復故而喊停。
命名為海虎和海龍的兩艘潛艦分別在1987和1988投入台灣海軍服役,不過這也宣告台灣取得潛艦進入了停滯期,此後沒有一個具備傳統柴電動力潛艦生產能力的國家願意出售或者技術轉移給台灣。
沒斷過的夢想
200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宣佈出售台灣八艘傳統柴電動力潛艦,但是美國海軍的潛艦全部都是核動力、本身已經多年不生產這種潛艦,在外交和實際狀況的考慮之下,這筆軍售案最後成為了美國的口惠、台灣的失望。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台灣放棄取得潛艦,相關的消息在後來的多少年之間一直沒停過,其中有傳出美國出面購買二手日本潛艦再轉售台灣的説法,不過被日本否認。
2010年再傳出希臘因為金融危機無力支付向德國訂購潛艦的款項,因此有國際軍火掮客居間操作、意圖轉售台灣的謠言,當時還引起德國外交官員的注意。
夢想如何成真
到了現在,台灣最新的潛艦也已經服役34年,更遑論海獅與海豹這兩艘已經年過七十的老古董,台灣如果要防衛南方和東海岸這兩塊最適合潛艦出沒的海域,現有的四艘潛艦不論是質還是量都是力有未逮。
雖然傳説台灣是延攬了多個國家的工程與設計人員提供技術和知識,但是從零開始地打造本土設計製造的潛艦,台灣除了重工業基礎相對較弱、外交的處境也令所要面對的挑戰和困難超過了其他國家。
更重要的是台灣除了自己生產潛艦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較為可行的路,所以急需潛艦的台灣,在「潛艦國造」上有著不能失敗的壓力,而面對兩岸軍事日益傾斜,這個壓力只會更大,五十多年來的夢想,如今似乎格外地需要成為事實。
*作者為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