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1)疫情打亂全球航運供應,隨著運價不斷的飆高,貨櫃航運三雄萬海、長榮、陽明股價,在半年內漲幅,寫下台灣證券史上的歷史傳奇,萬海去年7月1日最高漲到353元,長榮在7月6日達到高點233元、7月7日陽明234.5元的歷史新高。
一、Covid-19疫情為「貨櫃三雄」寫下獲利傳奇
去年台灣全體上市櫃企業公佈財報,淨利4.298兆元比前年的2.46兆元成長74.72%,去年有8家淨利破千億元的企業,貨櫃三雄果真漲的有理,全部都在榜上,三家加起來5,076億元,已十分接近龍頭老大台積電5.965.4億元。(延伸閱讀:長榮、陽明、萬海為何都大跌,連散裝航運也重挫?原來業界龍頭說了這句話)
長榮去年每股純益45.57元,每股擬配發18元現金股利,將在6月29日除息,現金股利則在7月28日發放;陽明去年每股純益48.73元,擬配發現金股利20元,除息交易日為6月27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7月29日;萬海去年每股純益42.35元,每股擬配現金股利10.5元,股票股利1.5元。
最近,除了貨櫃三雄高股息火紅的消息以外,還有員工高額獎金分紅,羡煞了所有人,法人更大膽的預估,長榮2022年的EPS,將創新高達到70元,陽明65元,萬海70元,貨櫃航運三雄正如台驊董事長顏益財所言:「萬里晴空,直上雲霄」,毫無疑問的可以自豪,就是「護國神山」台積電以外,台灣的「護國艦隊」。
二、今年「貨櫃三雄」持續高獲利,卻撐不起高股價
今年三雄儘管還是利多一籮筐,股價卻未隨消息起舞,反而直直落,三雄的股價持續修正往下探底,6月17長榮收在119.5元,陽明119.5元,萬海131元;第一季獲利比去年高一倍,股價卻跌落一半,眼見除息日就到了,到底投資人如何看待後市?(延伸閱讀:想買航運股,這篇是基本功!專家解析:貨櫃、散裝業者差別在哪?為什麼運價會大漲大跌?)
航海王顏益財急了,屢次跳出來用各種話術佐證,航運業已經不是景氣循環股,他說:「疫情航運已經質變,產業結構變化造成供需失衡、港口壅塞造成運作效率低下、承運人缺乏噸位無可替代性,航運的供、需結構改變,不能再用景氣循環來看待」,說服大家趕快買航運股參加除息。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航運業已經不是景氣循環股,因為一般投資人評估「合理股價」最簡單方法:就是本益比(PE)=收盤價/每股稅後純益(EPS)。依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公佈,截至目前2022年6月17日為止:長榮股價及本益比(PE)分別為:119.5元,2.08倍;陽明119.5元,2.07倍;萬海131元,2.47倍;然而台積電股價501元,本益比卻是19.69倍。三雄本益比(PE)狂勝台積電10倍,股價實在委屈的可悲?
三、美國「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是導致股價下跌的短期現象嗎?
國內有些支持三雄不算「景氣循環股」法人機構,認為今年股價下跌之原因,是今年初醞釀,六月15日拜登簽署發佈的「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OSRA)所致,應該是短期現象?該法案主要是將限制航運業者加收特別費,規定包括有關滯遲費用合理性的舉證責任,從開票方移轉至海運承運人,要求海運公共承運人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告停靠美國港口船舶的總進出口貨量,禁止不合理減少美國出口的航運機會等。
我也同意法人機構的看法,此項改革法只是要求外國航運業者,在美國提供合理運輸需求而已,因而對於運價抑制的效果將屬有限,況且過去二年外國航商供應美國出口運能不足現象,係源自於美國自己港口老舊或是設備不足,塞港導致海運航程拉長,此現象屬於美國自己公共建設太差,非短期可以改善,很難歸咎外國航商不能滿足美國出口需求。
四、「貨櫃三雄」算不算「景氣循環股」爭議論點
過去財經專家幾乎一致看法,皆認為航運股與汽車、航空、石油化學、鋼鐵、造船等類股一樣,企業利潤都會嚴重受到景氣影響,收益波動會很大,是典型景氣循環股(cyclical)。所以股票價值就不能以其中一,二年表現最好者,做為評估標準。
事實上,雖然經過Covid-19疫情衝擊的短期質變,我從航運業下述的四個基本面分析,證明並沒有任何改變,所以很難判斷貨櫃三雄已經不是「景氣循環股」:
1,航運管理面:國際分工降低成本,作業型態沒有改變?
海運服務業屬低獲利高風險,為降低成本,其產業之分工細緻,是所有產業之最。例如:長賜輪即是個國際分工合作的典型。長賜輪事件發生後,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台灣以一己之力堵住了蘇伊士運河」。然而,這是很不準確的,因為長賜輪的身世是比較複雜的:船東並不是長榮海運,而是日本正榮汽船株式會社,船籍國是巴拿馬,船籍國就是懸掛該國的國旗,向該國繳納相關稅收,負責資產管理是德國的貝仕船舶管理(Schulte Group),25名船員全部為印度籍,台灣長榮海運只是以租船人,實際投入航舶運營而已,海運服務業如此錙銖必較,向世界每種服務提供者尋求廉價資源,型態並沒有改變。
2,航運法律面:國際公約對船船所有人、經營人的保護沒有取消?
我們一般的觀念,開車撞到橋樑或是路樹,就是按照損害額全部賠償;託運貨物損壞,貨運公司就是需要依照損壞程度全額賠償,也就是以民事責任而言,債務人對自己之債務負無限責任。但是,從長賜輪事件,我們知道船舶撞壞運河,可以依據「1976 年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公約」,主張不以總財產為「責任」,負有限責任。
我們長榮海運租借使用的長賜輪,承運中國貨主的貨物,可以依據「1924年海牙規則」及「1968年海牙威士比規則」主張免責,一毛錢都不賠。長賜輪脫離擱淺後,船東並依據約克—安特衛普規則(York-Antwerp Rules)成功向貨方宣告了共同海損,損失大部分由貨主承擔。
另外,國際公約對船東的保護可是一籮筐,例如船舶是動產,但是公約交付不動產之地位,可以行使抵押權、留置權、優先權等,甚且興建中的船舶,也可以行使抵押權,先向銀行融資運用,類似這樣的海事公約就有十多個。
3,航運營運面:反托拉斯法(Anti-trust)免責權還是存在?
美國早在1916年的海上運送法(Shipping Act),即開始對於海運業者彼此結為同盟,給予豁免反托拉斯法(Anti-trust)的特權;一直到貨櫃運輸興起,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1984年修訂之海運法,及1998年海運改革法(Ocean Shipping Reform Act of 1998),除取消不得協議壟斷運價外,都維持這種特權,後來的歐盟及世界各國,大概也都維持這樣的基調。
儘管如此,在2008年以前,知名的美國的海陸輪船(Sealand),英國的鐵行(P&O)及荷蘭渣華(Nedlloy)皆老早就被併購。十年後的另一個景氣循環,2017年先有韓進海運倒閉,又有美國總統輪船公司(APL)被法國達飛海運(CMA)併購等事件;接著,四大海運聯盟分別重組,成為 THE Alliance,Ocean Network Express 以及2M等三個新聯盟,顯示航運業單打獨鬥不容易,也就是說,在各國政府還是視航運為艱困產業。
4, 航運市場供需面:艙位過剩( overtonnage)沒有辦法解決,航運破產、併購、重整仍然會是常態?
Covid19發生之前,全球定期貨櫃航運公司的貨櫃船舶數量共計6,224艘,總運能為2,433.7萬TEU。疫情讓船東都賺飽飽,在現金充裕之下,依據BIMCO統計,貨櫃船東2021年就創紀錄訂購了381艘船、合計運能344萬TEU,使貨櫃船訂單增加一倍;這表明船東並沒有記住歷史教訓,還是大力投資了新產能,使2021年正在興建中的貨櫃船總量就達到619艘、合計530萬TEU,一口氣增加了全球1/5的運能。加上2021年前的訂單,也就是說在2023,2024年將達交船高峰。
知名海運雜誌The Maritime Executive 在2022年6月17日由Brian Gicheru Kinuya撰寫的 "Surge in Boxship Orders Could Create Capacity Surplus as Early as 2023"一文報導:「Alphaliner統計全球貨櫃船訂單共900艘680萬TEU(運能相當於目前全球第4、5大Cosco、Hapag- Lloyd及Evergreen的總和),預訂在2023年與2024年分別有319艘及263艘船下水營運,如果再加上目前5艘之中,即約有1艘短期間被塞在港的運力,若被釋放出來,那船多貨少的年代就要來臨了」。市場將至少增加25%以上的運能。但是反觀貨運需求方面,卻因各國通膨,烏俄戰爭而萎縮中,所以二年後,下一輪艙位過剩( overtonnage)血腥的惡性競爭,又是不能避免了?
五、貨櫃三雄新造船數量多,代表競爭力?
過去一年在台灣媒體時常有這樣的報導:台灣三大貨櫃船運公司獨具慧眼,最早意識景氣會好,大量造新船,例如:長榮預訂71艘新船,將來競爭力一定強,還有陽明有一船長,以辭職進諫公司一定要多造新船,真相是如此嗎?
依據Statista網站2021年5月20日調查,世界領先的貨櫃船運營商自有和租船比例,顯示:丹麥馬士基航運(Maresk, 412.1萬TEU,佔世界16.96%)比例為335:403,地中海航運(MSC, 386萬TEU)比例為297:358,中國中遠海運集團(COSCO, 303萬TEU),比例為175:300,法國達飛(CMA, 2,996,744TEU)比例為189:383,德國赫伯羅特(Hapag Lloyds, 1,746,215TEU)比例為111:139,只有台灣長榮(1.313.137TEU),比例為121:81,萬海(330.683TEU),比例為93:54,自有船都比例較高,所以說台灣船隊現在新造船多,即代表洞察先機,將來競爭力將較強,確實有些牽強。
事實上,在航運業大洗牌時代,2015年擁有70多艘貨船的韓進海運連續虧損4年,因債務高達59億美元,2016年公司宣告破產。當時,南韓的現代商船差點被淘汰,日本三大海運商也差點出局,陽明也因為政府紓困600億才沒有翻船,它們都是因為在2010年大好造船太多,產業進入殺戮時代,運能過剩所造成的。
六、全球還是沒有「貨櫃航運基金」
2000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這樣也描述人類,為什麼一直在追逐海洋霸權。但是航業商業化,尤其近五十年進入貨櫃定期航運服務,作業與服務同質性高,各航商競爭極為激烈,變成就是低獲利高風險產業。
我想大家一定不能否認,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對金錢財務最敏感,但是到今天為止,全球基金沒有發行貨櫃航運基金,只有在紐約證交所發行的唯一散裝貨船Breakwave Dry Bulk Shipping ETF (代號:BDRY) ,所以基金經理人,也視現階段的貨櫃航運暴利,為短期現象而已!
七、結論:
這次航運業碰巧遇到許多狀況,疫情、封城、停工、塞港、單向運輸與缺櫃、船舶運能不足、碼頭工人、內陸運輸等同時發生,才會產生這麽大的供需不平衡問題!但是,從以上航運產業基本面的分析得知,航運業的經營確實是高風險低利潤的產業,所以需要給各方面的優惠與獎勵。另外,貨櫃運輸因為標準化同質性高,所以經營規模越大,成本越容易壓低,而造成大者恆大,而使破產、併購、重整變成常態。
所以面對目前航運業的高獲利,拜登說2021年外國航商,把運價抬高10倍,賺了美國1,500億美元的運費,比前一年多7倍,但是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還是沒有禁止外國航運業任何作業方式,只是將賦予聯邦海事委員會FMC更多的調查權而已;另外,並沒有任何先進貿易國家向聯合國提出,應檢討給予航業責任限制公約等要求,代表各國監管單位仍只是將目前的高運價視為偶發事件而已。
另一個重要指標是,重視海權的美、英、荷蘭等國家,沒有如半導體產業一般,因為這次教訓,將航運業視為國家發展的關鍵產業,要求設立自有貨櫃船隊?也意味著視目前高獲利為偶發事件。也就是說,貨櫃三雄目前比起去年已經腰斬的股價,恐還是偏高,還有很大的修正空間,目前外資重押三雄,持有「滿倉」,其中長榮136萬張,陽明55萬萬張,萬海106萬張,所以,短期三雄反彈可期,散戸應該逢高找賣點,更不應該再介入。所以散戶想介入除權除息,就應該三思,否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情何以堪?
作者曾為公務員簡任主管,公民營單位主管,及擔任大學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