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本有機會拿諾貝爾和平獎」約瑟夫・奈伊:他錯過斡旋停戰良機,反倒繼續跟俄國深化關係

2022-06-22 11:56

? 人氣

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2018年10月在辦公室接受美國之音記者莉雅的專訪。(美國之音資料照)

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2018年10月在辦公室接受美國之音記者莉雅的專訪。(美國之音資料照)

美國知名國際關係學者、前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奈伊(Joseph Nye) 表示,儘管從表面上看,烏克蘭戰爭讓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實際上那只是北京與莫斯科為應對美國而在互相利用。而普京發動的侵烏戰爭未能速勝也讓習近平慎重考慮他是否要「武統」台灣。他還表示,中國軍方最近宣稱成功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飛彈攔截技術試驗,並不能改變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平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俄烏戰爭長期化

曾在柯林頓政府擔任負責國際安全事務助理國防部長的奈伊,6月20日在韓美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rean-American Studies, ICAS)舉辦的一場線上討論會中發表上述觀點。他說,烏克蘭戰爭的爆發是一次「經典的誤判」。普京原以為俄軍會很快佔領基輔,推翻哲連斯基後在烏克蘭扶植一個親俄政府,然後在頓巴斯地區讓兩個宣布獨立的共和國加入俄聯邦,從而結束這場衝突。

但奈伊認為,局勢發展到今天,俄烏戰爭很有可能將變得曠日持久。一方面,在俄軍犯下戰爭罪行的證據被曝光後烏克蘭人的民族情緒空前高漲,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已經幾乎沒有談判的空間。在另一方面,普京把他的政治前途押寶在征服烏克蘭、恢復俄羅斯帝國昔日輝煌上,他甚至幻想自己成為「彼得大帝」那樣的人物,因此也不大可能做出重大讓步。他說,烏克蘭戰局將很有可能演變為一場長期的僵局。

中俄關係為有限的「權宜友誼」

奈伊指出,俄烏戰爭在亞太地區造就了「威權軸心」(axis of authoritarians),即中國與俄羅斯更為密切的聯繫。他說,習近平希望維持與俄羅斯的關係,目的是聯俄抗美。但奈伊認為,中國並不想把寶全部押在普京身上,中俄關係的強化更多的是一種權宜之計。

他說:「你所看到的是俄-中軸心的鞏固。但有趣的是,即使在這個框架內,中國也一直小心翼翼,既不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裝備,也不違反美國的制裁,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他們不想自己遭受二次制裁。因此,儘管中國說中俄友誼無上限,但實際上它變成了有限的『權宜友誼』(friendship of convenience)。」

奈伊是「軟實力」(soft power) 概念的提出者。他今年4月在Project Syndicate上發表文章稱,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親俄中立」立場令其在歐洲的軟實力大大削弱。他在那篇文章中說,習近平本可以進行斡旋,為普京提供一個可以保留顏面的台階同時化解戰爭帶來的其他威脅,這不僅會加深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也會提升中國自身的國際形象和地位,習近平甚至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隨著普京在習近平69歲生日之際與他通電話提出深化雙邊合作,這一切已變得毫無可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