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博物館於14、15兩日,舉行「洋風建築之石板瓦研習工作坊」,邀請多名日籍建築技師,來台協助鐵道部古蹟修復的石板瓦鋪設,並開放台灣相關領域從業人員觀摩,透過實際古蹟修復交流彼此技術。
(鐵道部廳舍和台南州廳都是森山松之助的作品。楊子磊攝)
1920年建造完成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是座磚木混合構造的2層樓建築物,屋頂以石板瓦鋪設,為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在臺的傑作之一,也是他在台灣的後期作品。臺博館修復完成後,鐵道部廳舍將成為展示臺灣鐵道歷史與文化的鐵道部博物館園區。
(台博館鐵道部廳舍修復後要成為展示鐵道歷史與文化的館區。楊子磊攝)
而為了促進台日建築技術交流,台博館在鐵道部廳舍施工地點舉辦「洋風建築之石板瓦研習工作坊」,邀請2011年修復東京車站的技師與專家班底,包括日本石板瓦技術保存者佐佐木信平、石板瓦匠師山下寬人、金澤職人大學校講師戶石久德與長岡造型大學教授木村勉等人,分享日式石板瓦的工法及洋風建築石板瓦的修復經驗與構法。這也是台灣首次在古蹟修復工地內舉辦修復技術工作坊。
(佐佐木信平的徒弟、石板瓦匠師山下寬人。楊子磊攝)
除了技術人員外,這次使用的石板瓦,與修繕東京車站屋頂時使用的,都是來自日本東北宮城縣石卷市雄勝町生產的同一批石板瓦,這批建材背後,有一段相當特別的故事。2011年,這批材料準備從雄勝運到東京時,正逢311地震,石板瓦悉數遭海嘯淹沒,當時還曾引起許多民眾關注,希望不要因此改採進口石板瓦。不過,後來經專家檢驗,石板瓦的材質和強度,並未因浸泡海水而受影響,因此最後仍順利運到東京,完成車站屋頂修復。
(石板瓦在施工上的困難度是在邊緣鑲接處的部分如何做到防止漏水。楊子磊攝)
(接縫處最需工巧。楊子磊攝)
而運到台灣的石板瓦,更是在當時雄勝町的石板瓦開採未完全恢復、災區生活尚未回復常軌之際,相關人員為了配合台灣鐵道部修復,盡全力蒐集海嘯後殘存的石板瓦,並加工成鐵道部需要的尺寸,並趕在14日前送到台灣。這也讓這次修復工作坊除了技術交流外,更是台日之間情誼的最佳見證。
(石板瓦從日本雄勝町趕工運來台灣。楊子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