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根據國民黨文傳會2017年的黨員普查報告,在花蓮的國民黨黨員只有1萬9000人左右,但是桃園是有將近3萬人的黨員人數,可是在桃園選上中央委員的人數卻不及其他地區的多。中常委採全國制的投票導致有錢有勢的地方勢力,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去全國性的拜票,導致黨代表們都會主要將票數集中在地方勢力上面,反觀有理想有抱負的候選人,他們通常則沒有資源跟這些派系打選戰,自然而然想要選上中常委,在國民黨的體制下出頭天是難上加難。
現任朱立倫主席所啟動的「同舟計畫」大幅的放寬被違紀處分者回黨條件,在招攬更多人加入以及厚實國民黨基層的同時,招攬地方勢力的回流,所以更將國民黨內部的民主制度倒退化。其實,嘗試改革國民黨其實已經不是國民黨近年來總統大選連輸2次之後的新想法,像是新黨還有親民黨的創立,都是源自對於國民黨體制失望而產生出來的政黨,但是最終2個政黨還是改革失敗了。歷史印證了就算在國民黨穩固執政時,國民黨的體制重新改革似乎都沒有成功,因此,對於國民黨從體制上是否能有所改進,我持保留的態度。
再來我們從中心思想的層面來看:
時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委員曾經說,會考慮提出新一套基於九二共識的兩岸論述大方向,比較可惜的是隨後在國民黨第20屆第4次全代會上,江啟臣委員還是強調著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以及拒絕一國兩制。國民黨的核心論述直至今日還是仰賴著對岸對於台灣的態度,因為如果拋棄了現在的「和中」論述而轉向「反中」,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將從現在的「被邊緣化」走向「被吸納」,因為民進黨的「反中」論述可謂是他們創黨一直以來的堅持,國民黨的「反中」相比民進黨是站不住腳的,而這樣國民黨可能真的無法再次執政了。
但是,現在國民黨的中常委都還是沈浸在過去「九二共識」曾經美好過的時光,與台灣主流民意逐漸脫節,導致國民黨這個政黨從其本身的中心論述便偏離現實的考量。習近平主席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發言將「九二共識」重新定義為「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以及「一國二制」的橋樑,無論在對岸這到底代表著什麼,在國內這已經成為了民進黨的選舉神主牌,將支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壓在地上打。
民主體系中的2黨政治平衡的健全與否,與身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有很大的關係。無論國民黨的論述是否在長遠來看對於台灣的未來有益,在現況其中心思想為其帶來了尷尬的定位,擁護著一部未能在法理上確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憲法,國民黨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只能拭目以待。
*作者為業餘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