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中譯書名很直譯,其實我覺的推薦序中指出的《國敗論》是個更棒的譯名。《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要探討的問題是3P的起源-權力(power)、富裕(prosperity)和貧困(poverty)如何產生。作者戴倫.艾塞默魯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制度經濟學家,詹姆斯.羅賓森是哈佛政府學院的比較經濟學家。這本結合了制度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比較經濟學的好書和《槍炮、病菌與鋼鐵》的地理論很不一樣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指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所以照他們說的,「笨蛋!問題在制度!」。
他們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用了近五百頁的篇幅,反覆論證指出,在廣納型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下,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在榨取型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少數特權菁英害怕的,就是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1883-1950)提出的「創造性的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而寧可固步自封。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再強調英國的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限制了君王的權力,是英國能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之一!限制君王的權力,這在儒家文化下恐怕是難以想像的吧。儒家倫理對經濟發展可能確實有些限制,最近剛好讀到這兩篇好文:〈「安分守己」和「積極進取」〉和〈【讀者投書】雨蒼: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就有些討論,歷史大師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也提到,「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