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與柯文哲的「政治分手」大戲結束後,台北市長此役正式進入民國柯「三國大戰」。此場選戰,由於主客觀情勢皆不同,故難以用1994當年的選舉情境來相比擬,因此讓整個選情更加「撲朔迷離」!
目前,在民進黨人選尚未正式出爐時,加上民柯分裂的政治現況下,外界評論現階段的三方選情排名,民進黨恐成「台北第三名」。當然,隨著提名態勢的底定,整個聲勢及支持度會上揚,但能發展到什麼程度,除了和中央加持的政策背書要素有關外,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所「提名人選」。
民進黨在確定與柯文哲分手後,原本逐漸擴散到中南部的「反柯外溢效應」,可望暫時止住。就在彼此分道揚鑣後,當然也必須承受「柯式打法」,爾後砲打中央的「政治後座力」及「柯粉大串連」群聚效應的全面反撲,而這些「柯文哲變數」,後續效應會如何發酵,也有待觀察。
回看蘇貞昌的出場,不僅在年底地方選舉扮演黨內「領頭羊」的角色,此役更被視為是拉抬整體選情的「氣勢之戰」。現在,各界已在等待「蘇貞昌究竟要牽誰的手?」。在接下來確定了台北市長人選後,民進黨應要盡快把戰場拉回新北市,不能再讓柯文哲主導整個選戰的話語權,而模糊了蘇貞昌出場的意義。
畢竟,新北市長選戰對民進黨而言,是「重中之重」的選區,雙城之戰一定是「連動布局」,才能達到相互加乘的效果。且新北市長選舉的成敗,攸關小英總統日後在黨內的領導威信,不可不慎!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