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薰律師宣布參選台北市長,這是我最近幾年來,感到最驚異、最欣喜的台灣政治消息。
怎麼說呢?我和童文薰素昧平生,但幾年來我一直都在收看幾乎是她一人主持的直播節目「童溫層」。她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對很多事物都有定見,我雖然並不一定都同意她的看法,但自認為應該對她有一定的了解。
我常和一些朋友討論起童文薰,大家幾乎都把她看作一個有膽識、有能力、有衝力、有毅力、有想像力、有高度正義感的人。雖然我身邊也不乏像她這樣的人,但是在以上各種能力與特質上,都只有她的一部分。就我們的了解,具備這樣的能力的人,通常只是寫寫文章,說好聽的是「盡社會責任」;說難聽的只是發發牢騷,搏個存在感,就這樣過去了,狗吠火車,甚麼事都沒解決。我見過的知識份子,很少有人願意投入政府工作;更不用說,也更沒有人願意參加選舉,真正地、直接地為人民服務。原因很簡單,因為極少人有這樣的膽識並且熱衷於政治活動;也更可能是因為大家都瞧不起政治人物,至少都不願意模糊自己的是非價值,每天都要做跟很多人「妥協」的政治事務。也正因此,童文薰宣布參選台北市長,讓我對她有更進一步的尊敬。
童文薰的參選,我立即和朋友圈交換意見,不意外地,大家也都同樣對她佩服不已。但也有朋友告訴我,「選舉不是只靠見識與膽識,她應該毫無勝算,出來只能争取一些話語權。」當然,從競選資源包括人力的運用,童文薰都處於劣勢。但是在我看來,也並非完全沒有勝算的可能,因為台灣的選民根據「顏色」靠邊站固然很普遍,但是中間選民的數量一直都佔了3分之1以上,一旦這些不靠邊站的選民覺醒起來,翻盤的可能性也並非沒有,尤其是在台北市。
童文薰的出線,正是打破「顏色政治」的最大契機
寫《百年孤獨》的馬奎斯,一生有很多頭銜,但他最喜歡自稱是新聞記者。我東施效顰,也喜歡自稱是一名永遠的新聞記者。作為一個新聞記者,基本不應該去推薦任何一個候選人,新聞記者從不預設立場,過去,我確實也沒有推薦過任何一個候選人。這一次童文薰的參選,為什麼我願意極力推薦呢?因為台灣「顏色政治」的惡鬥,已經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而童文薰的出線,正是打破「顏色政治」的最大契機。童文薰值得還沒有被「顏色」制約,願意獨立思考的中間選民支持,我舉以下幾個理由:
童文薰沒有政治包袱
童文薰沒有政治包袱:童文薰從來沒有加入任何政黨,當選之後不必還「太多」的人情債。未來在市政團隊上,也可以任命不同黨派的專家及有志之士來當市政內閣,不會被政黨綁架,他們直接向選民負責。雖然她在宣布競選市長的第一次記者會中表明,她將不會在街上亂插競選旗幟、亂發傳單,但是選舉總是要花點錢,因此並不意味她不需要由政治獻金來幫助選舉的推動。不過相對之下,她的政治包袱應該小了很多,選民可以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