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咸豐六年九月,中國廣東地區爆發亞羅號事件,英國領事巴夏禮致書時任廣東總督葉名琛要求道歉賠償,葉雖釋放被捕的十三名水手,但堅持不道歉,遂引發第二次鴨片戰爭。同年十月起,英軍進攻廣東,葉名琛身為總督不積極抗戰,甚至命駐守水師後撤,最終英軍攻陷廣州,葉名琛被俘時又聲稱絕不投降。時人譏評葉名琛為「六不總督」,即「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亦罕有」。目光移回現在的臺灣,衛服部長陳時中在臺灣對抗新冠疫情之戰的諸般表現,與葉名琛比較,竟有驚人相似處,讓人細思極恐。
首先在全球疫情爆發初期,由於臺灣疫情相對穩定,使得原先身在世界各地的台商及其子女為躲避疫情而匆忙回台,然而2020年2月陳部長一句似是而非的話:「國籍是可以選擇的,當初沒有選擇我國國籍,那現在就必須自己安排、自己承擔」把責任推給根本沒意識能力選擇國籍的「小明們」身上,阻擋了人數眾多的滯留大陸之台灣人子女回台。隨後才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擠牙膏式逐漸開放讓「小明們」回台,姑不論這些台灣人子女在外地染疫的風險,長達數個月的延滯所可能對其幼小身心造成如何的傷害,令人不忍揣度。如果陳部長一開始就表明因為反中立場而不願開放「小明們」回台,讓「小明們」的父母及早因應,也不致讓這些父母和小孩遭受這幾個月的折磨。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怯於表明立場、不敢迎接挑戰,此為不戰、不和表現之一。
疫情爆發伊始,蔡政府及陳部長即把超前佈署掛在嘴上,但一遇上實際問題卻左支右絀。以疫苗為例,為防堵疫情擴散,政府宣導讓民眾施打疫苗,卻才發現因政府採購疫苗態度消極以致數量不足。幸好包含日本在內的國家伸出援手,但讓我國被迫接收其它國家人民接受度較低的AZ疫苗,又承受明明經濟發展程度高卻得接受施捨的臭名。在BNT疫苗的採購上,防疫指揮中心不知是不願還是不能而顯得毫無作為,民間人士出手相助還處處予以制肘。此為不戰、不和表現之二。
疫情爆發兩年後的今日,在國際疫情走緩之際,臺灣的疫情卻反其道而行走向高峰。為避免被國際孤立而使經濟陷入困境,防疫指揮中心即積極採取行動欲隨國際腳步逐步解封邊境,但卻立即發現快篩試劑未超前佈而準備不足,結果又是民間自力自強設法解決。近日甚至又發生因防疫指揮中心的染疫後應先通報、再由衛生單位派車送醫的奇怪規定,使得恩恩小朋友疑似因此延誤就醫而送命,讓人不禁要質疑疫情已爆發兩年多,染疫送醫的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這種容易導致延誤的規定還是存在著?此又為不戰、不和的表現。
日前衛服部發表「戰疫堡壘」一書,陳時中部長出席致詞簽書,大肆宣揚其任內防疫的傑出表現,極盡粉飾太平之能事,對前述種種失誤隻字不提,讓人不由得想到,葉名琛在英軍攻擊廣東時屢次奏捷,甚至自稱擊斃了東印度及中國艦隊司令邁可爾·西摩爾,當廣州失守的消息傳到京城,咸豐帝大驚。陳部長誇飾防疫表現之舉和葉總督冒報戰功有何兩樣?記者詢問陳部長,值此疫情高峰期,卻打算參選台北市長,是否是對防疫工作及新任指揮官有了充分規畫和安排,他卻支吾其詞。不守、不降、不死、不走的表現達到了極致。
目前我國疫情尚處於高峰,每日國人染疫及因而殞命的數量仍然居高不下,完全不是可以放鬆和慶功的時候。過去兩年,陳部長身為防疫指揮官卻違反防疫規定,參加聚會喝紅酒唱歌;此刻打算棄職另謀高就時,又對防疫工作顯得事不關己,完全是現代六不總督葉名琛。以陳時中部長任職防疫指揮官時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表現,如果這位現代葉名琛又以高票當選台北市長,台北市政的未來令人不寒而慄呀!
*作者為美國東北大學法學碩士、民間企業法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