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克認為,全球經濟的前景將因此暗淡。「中國如今經濟疲軟,這當然是致命的。最近幾年裡,中國是成長引擎。如今歐洲面臨巨大的能源問題和經濟衰退,美國亦然。中國一直是穩定我們的經濟體,而未來可能不再是這樣的情況。」
消費低迷難以拉動經濟
此外,雖然中國周三公布的6月出口數據強勁,經濟學家認為這並非安全信號。因為在17.9%的成長中,有一部分可以被解釋為是上海5月底重新開放後貿易的回升。另一方面,1%的進口成長則令人感到擔憂,這表明民眾的消費意願低迷。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則更關心成長的源頭。佩蒂斯表示,中國國內消費急劇下降,商業人士減少投資。因此,經濟成長越來越多是由國家通過對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創造,而這需要通過貸款。
「我們看到的是,為了實現成長目標,債務正在非常迅速的增加。這是不可持續的。中國政府已經多次表示希望結束這種做法。但迄今沒有做到這一點。」
盡管2022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疲軟,但中國領導層仍透露出不會放棄雄心勃勃的5.5%成長目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底時宣布,中國將「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影響」。與此同時,今年6月地方政府債的發行量創下單月記錄。這些資金將用於基礎設施。新債務和高基礎設施支出,北京似乎想利用這帖經過測試的良方來提振經濟。
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周三承認,穩定經濟是個艱難的任務。他也呼籲要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中國一直在加大對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但分析家表示,若不取消清零政策,官方制訂的5.5%成長目標難以達成。路透社的一項調查預測2022年的成長將放緩至4%。
許多人認為,中國央行進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間可能會受到資本外流擔憂的限制,因為美聯儲和其他經濟體都在積極提高利率,以應對飆升的通貨膨脹。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消費者通脹率不斷上升,雖然不像其他主要經濟體那樣火爆,但仍可能增加對貨幣政策寬松的限制。
野村證券分析師表示:「我們相信市場對於今年下半年的成長過於樂觀。」
(ARD、德新社、法新社、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