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行觀點:育藻減碳、填海護陸,協和接收站應有新思維

2022-07-22 07:00

? 人氣

協和電廠規畫蓋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圖片來源:台電)

協和電廠規畫蓋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圖片來源:台電)

目前各界在討論協和海域的生態時,將焦點過度集中在珊瑚,這現象頗為令人憂心,因為北海岸從富貴角到鼻頭角,並不是珊瑚礁生態系,而是迎風面、海蝕型的岩礁生態系,只是剛好在某一些微環境出現了珊瑚生長的條件;換句話說,北海岸並不是最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那為什麼不把關愛的眼神,看向其他適合這個環境生長的生物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育藻減碳,發展自有碳權

根據研究團隊在協和海域所拍攝到的影像,這裡最多的生物其實是海藻!藻類具有固碳功能,只是這裡最多的是鈣化藻,鈣化藻生產力低,減碳效果有限,如果可以依自然條件培育生產力高的大型藻,將具有減碳效益,東北角以每年的綠石槽(石蓴)聞名,我潛水時也看過整片密密麻麻的馬尾藻床,以及許多紅藻、褐藻,表示這裏環境適合大型藻生長,再請教了一些藻類的學者,初步看來在協和海域促進大型藻的繁盛是可行的。

台灣地狹人稠,要在陸地找地方種樹減碳並不容易,在海域「育藻減碳」不失為一個新方向,而且也直接增加了海域的生產力,有利生態系的復育;經濟部則可經過封存技術的開發,發展碳權讓台電自己用,也可以開放給中小企業購買,中小企業貢獻全台企業生產毛額四成以上,但他們購買碳權的條件卻不如大企業,如果能在協和海域或其他適合的海區發展「藍碳」的碳捕捉能力,並適當的轉化成碳權,希望能保留一定的比例給中小企業。

20220706-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右二)等6日召開「填海方案一直來,航運生態全都die:環評會應退回四接填海方案」記者會。(顏麟宇攝)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右二)等召開「填海方案一直來,航運生態全都die:環評會應退回四接填海方案」記者會。(顏麟宇攝)

生態沈箱,培育牡蠣、藤壺與其他生物

協和接收站防波堤採用考量在地生態棲地特性的生態沈箱工法來建造,則是一個進步的做法。

生態沈箱透過特殊設計,可減少波浪反射提升靜穩度,還能提供適當的基質讓生物附著,未來會長出牡蠣、藤壺並創造許多生物的新家園。這不是不重視珊瑚,我是珊瑚礁學會創會的理事長,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一樣愛牠們,但深深知道,就生態保育而言,不是自己愛的東西最重要,自然界還有很多其他生命同樣需要關懷和照顧。

填海「護」陸,為暖化未雨綢謀

最近有些朋友仍然以填海造陸為由來反對協和接收站,這個觀點可能有些念舊了。

地球暖化已是必然的趨勢,目前關於海平面上升及對濱海城市威脅的預測,大多估算到本世紀末,上升程度介於80公分至1.5公尺,甚至更高,面對這種新的狀況,我們要思考的,已不是填海造陸,而是填海「護」陸。

1990年我籌備屏東海生館時,已讀到全球暖化的報告,當時特別編了一些預算多蓋了一層海堤,現在看來當初這個決定是對的,只是那時卻被人指責是破壞景觀,圖利廠商。我建議台電未來做工程規劃設計時,要把海平面上升的因素考慮進去,也要利用現在的海洋知識,幫助海洋生物尋找新的棲地,或作為未來遷移的踏腳石,這才是積極的作法。

如果所有生物都留在原地不動,終將成為明日黃花。

*作者為屏東海生館創館館長,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