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經濟部宣布桃園、新北部份地區4月起進入第3階段限,其餘處於第2階限水地區的工業用水大戶減供水量提高。政府與民眾該擔心與思考者,已不僅是今年供水警報解除前的問題,而是台灣未來是否年年都要面對旱災,如果有此可能,該如何因應─或是說,依照現有體制與作為,是否有能力因應?
今年號稱67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因為台灣供水高度仰賴夏天颱風帶來的充沛雨量及春雨、梅雨,補充水庫蓄水;但去年夏天只有2次雨量不多的颱風,今年春雨亦嚴重不足,終致台灣全島陷入乾渴之中。
台灣水資源受限於地形與氣候,因此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平均年降雨量高達2500公釐,遠高於全球陸地降用量平均值900公釐。不過台灣河川短急、自然地形蓄水能力不足,雨量分布也不均,8成雨量集中在5到10月,能留下利用的比率低;加上人口眾多,換算每人每年能分配的降雨量不足4,000m3/人年,被評比為全球146個國家中的第18位缺水國家。
過去台灣一直就是靠水庫與各項水利設施蓄水,大部份水庫只要一年能「灌飽」2-4次,即可讓全台用水無虞。但看起來,這個「好日子」可能過去了。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與變化,已讓台灣現有的水利體系難以支應。我們既面對全年用量的減少,又面臨更嚴重的不均情況。過去全年降雨量可到950億噸,但這幾年出現減少現象,去年甚至只剩下600億噸。在1年降雨量有950億噸時,使用率只有2成,逕流入海的水量超過550億噸,而且這些流入海的雨量都集中在豐水季,因為缺乏足夠的水庫蓄水量把寶貴的水資源留下來。
而水庫蓄水量不足,不是台灣水庫蓋得不夠多,而是長期的管理懈怠所致─從上游的集水保護區的管理、到水庫疏濬再到自來水管運水,全是漏洞百出。
根據統計,全台水庫淤積率已高達31%,而且淤積速度遠快於疏濬,估計到2030年,全台水庫只剩下一半的蓄水量;石門、曾文、南化及烏山頭等座水庫,淤積率都超過3成,烏山頭水庫甚至接近5成,白河水庫淤積量高達66%。石門水庫每年增加342萬立方公尺的淤泥,但每年只能處理掉135萬立方公尺的淤泥。
因此,雖然政府開始清理淤積的疏濬工作已30年,但水庫淤積只是更嚴重;石門水庫上游用來阻擋淤泥進入水庫的231座攔砂壩,全部都早已淤積滿。即使碰上豐沛雨量,台灣水庫還是損失了3成的蓄水能力,未來如果降雨量既患寡又患不均,台灣絕對無法因應全台水資源的需求。
水庫淤積的問題,治標之道當然是加大清理淤積的力道,治本之道則是作好上游集水區的保護。充斥全台各地的濫墾、濫建、濫砍,讓許多集水區的涵養水源能力降低,遇雨則流失,沖刷帶來大批的淤泥,對水庫造成傷害。相較之下,大台北主要水源翡翠水庫言,因為水源保護區的管理較完善,完工啟用28年之後,有效水量仍可達近9成,顯示作好集水區保護與管理的重要。
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如果希望未來能有水可用,就別再鄉愿,好好取締集水區的濫建、濫墾吧─但,可能作到嗎?選舉當道下,似乎「就地合法」才是增加選票的王道哩!
此外,台灣自來水管的漏水率偏高,平均漏水率高達18.25%,高於全球平均值的15%,與日本2-3%的漏水率比,更是高得離譜,估計漏水流失掉近4座石門水庫的水量。政府未能大力投資、汰換舊管線、降低漏水率,主要原因在投資金額龐大,政府預算有限,台灣水費低廉,水公司亦難負荷龐大的資本支出。但面對水資源問題日益嚴峻,終究要面對漏水率問題。
至於要民間節水,政府可以喊破喉嚨、努力宣導,要民眾節約用水、要企業提高用水回收,但在廉價水價當道下,其效果大概也難寄予厚望;想提高水價,也難過立院這關。但長此下去,終究要自食限水、搶水車的惡果。
政府與民眾是否都該再想想,多作一些事;否則,面對可能的缺水乾旱「新常態」,台灣的乾渴問題將是無解的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