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獨立
1511年,葡萄牙人佔領麻六甲(Malacca)與新加坡,1587年,葡萄牙人將天主教傳入新加坡,但卻在1613年摧毀了新加坡港,自此淪為東南亞海盜的避風港。
歷經了荷蘭、法國與英國紛至東南亞尋求貿易港口後,1795年,英國人重新有效統治了麻六甲,1819年佔領了新加坡,同時重啟貿易港口,1826年開始,英國將新加坡、馬六甲與檳城(Penang)共同成立了「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又稱「三州府」。初期的首府設於檳城,1832年遷往新加坡。
1867年,海峽殖民地直接劃入「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管轄,設總督一職,於新加坡辦公,二戰期間,新加坡等地均遭日軍佔領,直到二戰結束,海峽殖民地又重新歸屬英國管轄。
1946年,英國宣布解散海峽殖民地,新加坡成為英國獨立的直轄殖民地,1958年,新加坡的回教運動註冊為政黨,隔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管轄之下的自治邦,由華人李光耀擔任首任總理,1965年,新加坡終於成功脫離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家。
3大族群的恩怨
新加坡當地以馬來人與華人居多,19世紀30年代,印度移民開始湧入新加坡,至19世紀中業,新加坡華人已超過總人口的半數。新加坡華人居多的主因,咸認是當地與周邊地區許多的橡膠種植園,加上工業發展需要人力,吸引許多華人前往移民。
1953年,新加坡實行新的移民法,對所有外籍人士入境嚴格限制,目前,除了新加坡本地的華人之外,馬來人與印度裔族群分居人口比例的第2、3位。
由於新加坡境內的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人數又眾多,掌握了經濟市場,華人族群則屬於統治階級,印度裔移民大多擔任勞工階級,三個族群彼此有著利益或宗教上的衝突與矛盾。
在新加坡獨立前的1964年,就曾發生第1次的馬華衝突,起因是當年7月的1場穆斯林集會場合中,受到當時巫統(UMNO)的言論刺激,宗教集會竟演變成脫序的暴動,馬來西亞政府在7月21日至8月2日進行了11天的宵禁,暴動才逐漸平息,這場暴動也成為了新加坡大力推動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的主要催化劑。
2次大規模種族暴動
新加坡獨立至今,共發生2次大規模的種族暴動,一次發生於1969年,性質仍屬馬華衝突,另一次則在2013年,起因為印度裔族群不滿所處的勞動環境欠佳。
(一)1969年暴動
這場暴動原本在馬來西亞國內發生,但不幸擴散至甫獨立的新加坡,這起暴動持續了70天,共釀成36死逾500傷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