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南部內陸國家辛巴威近20年遭逢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6月通膨率更飆升至192%,造成國內經濟一蹶不振,民眾被迫拋售國幣辛巴威元、轉兌美元自保。為了遏止失控的通貨膨脹,並保住國幣價值,辛巴威央行25日祭出奇招,宣布發行「官方金幣」提供民眾購買。
發行2千枚金幣對抗通膨
辛巴威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Zimbabwe)25日宣布,發行2000枚1盎司、純度22K的「雷霆煙霧」(Mosi-oa-tunya)金幣,每個金幣上印有當地著名自然奇觀「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的圖樣,並擁有專屬的序號和證書,即日起將以現行國際黃金價格和生產成本5%的價格出售。
辛巴威央行表示,民眾可至指定行庫以辛巴威元(Zimbabwe dollar)、美元或其他外幣購買,購入後可存於銀行或帶回家使用,外國人則限用外匯購買。根據辛巴威央行規定,這些金幣同時可用於國內和海外交易,也能兌換成現金,但金幣持有者在購入180天後,才能進行兌換。25日,單枚金幣價格即高達1824美元(約新台幣5萬4607元)。
辛巴威央行指出,發行金幣旨在減少市場上流通的辛巴威元數量,以恢復其應有價值,並減緩通膨。辛巴威經濟學家奇塔巴拉(Prosper Chitambara)向《美聯社》(AP)表示,普通民眾恐難直接從這項金幣政策中受益,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現金可購買金幣,投資者或公司較可能成為潛在買家。
黃金走私問題恐加劇
不過奇塔巴拉擔憂,在當地貨幣快速貶值下,出售金幣也可能導致「尋租行為(rent-seeking)、投機買賣及套利」,因為有些人可能會使用當地貨幣購入金幣,接著再以美元賣出。部分分析人士也指出,為了發行金幣,辛巴威政府可能會向非正規礦商買進黃金,導致黃金走私案件大增。
辛巴威是黃金生產大國,2021年生產約30噸黃金,為該國賺進大量外匯存底。然而,隨著辛巴威國幣暴跌、國內美元需求上升,當地許多礦商不顧法律規定,拒絕將開採的黃金出售給央行,轉而走私至境外換取美元。根據當地自然資源監管機構本月發布的報告指出,該國每年因走失損失約36噸黃金。
奇塔巴拉也透露,中國、南非、澳洲等國過去也曾用黃金來遏止通膨或改善經濟問題,但從未有國家像辛巴威這樣,大規模出售金幣給民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辛巴威代表卡塞雷斯(Carlos Caceres)直言,「這很不尋常。」
惡性通膨持續20餘年
辛巴威早在2000年至2009年間便曾經歷過「超級通膨」,國內經濟快速崩潰。2000年開始,時任辛巴威總統穆加比(Robert Gabriel Mugabe)發動土地改革,強制沒收白人所有的農莊,導致出口暴跌,經濟連年衰退。2008年9月,該國通膨率直線飆漲至4890億%,人民出門採買日常用品必須扛著一麻袋的鈔票,才能換回幾根香蕉或一條麵包。
辛國政府當時更發行全球最大面額的100兆紙鈔,但卻只值0.25美元(約新台幣8元),無助於重振經濟。2015年6月,政府則宣布棄用國幣辛巴威元,民眾可將銀行帳戶內的辛巴威元,向辛巴威儲備銀行換成美元。
事實上,國內美元需求過高是辛巴威貨幣問題的主因,但烏克蘭戰爭帶來的糧食及燃料短缺,則加劇了辛國的經濟窘境,將通膨率快速推高。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辛國政府為確保糧食安全,上月開始向烘培商提供外幣,以穩定國內糧價。
除此之外,辛巴威的教師和護士6月也針對國內經濟問題發起罷工,要求政府將其一半的薪水改由美元支付,以抵銷國幣暴跌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