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費調漲與否再次引發學生的抗議,學生們高喊:「我的學費會爆炸!」有八名學生翻牆闖進教育部,遭到警方反手綁束帶,保護管束。學費之戰形成學校與學生之間衝突的主要導火線,引發校園內的對立,也成了臺灣教育現場的震盪效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作一次,造成社會紛擾。
學費高低有兩個主要的判斷標準,一是學費占平均國民所得的比例,也就是家庭為了支付學費所要付出的成本;第二則是文憑的投報率,是學生花的學費與青春所拿到的文憑在就業市場的價值。學費占平均國民所得的比例與文憑投報率可用以檢視臺灣當前的學費爭議問題。
低學費:臺灣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異象
從圖1可以看出,臺灣的大學學費占國民所得的比例遠低於日本、美國、英國,公立僅7.9%,私立則為14.8%,公立大學學費支出約僅美國的一半,私立大學更不及美國的三分之一。
相較於法國、德國,大學學費只占國民平均所得的0.5、0.8,原因在於他們採取的是菁英教育,只有少數人有機會獲得大學入學機會,因此國家有能力支付近全額學費,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過去臺灣高等教育很類似法、德,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機會上大學,國家承擔少數菁英的教育成本,其他無法通過聯招入學者,則被排除在大學窄門之外。
不過,1994年教改之後廣設大學,臺灣已實現了人人可以上大學的目標。然而,隨著學生人數增加,稀釋了高教經費,由於教育部壓抑學費成長,各校不願增聘專業師資,大量採用兼職、專案教師,低成本自然不易辦出好品質的大學,不但損害年輕學者的勞動力,也造成高等教育品質惡化。但如果要提昇高等教育品質,增加高教經費,又可能造成國家財政負擔,排擠到其他義務教育、幼教、托育以及社福長照等經費,形成兩難。
後遺症:文憑通膨的貶值效應
學費偏低的結果造成人人皆可上大學,大多數家庭付得起學費,再加上軍公教、中、低收戶以及原住民、新住民等弱勢團體的學費減免措施,幾乎所有人都可以上大學。文憑取得容易的結果,滿街都是大學生,造成文憑貶值,學位失去辨識人才的功能,於是學生只好再透過各式語言檢定、證照來做為個人能力的判準,再次墊高了文憑的成本,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學生努力去打工賺錢,忽略了課堂學習,課後花費更多的錢與精力來補習,取得新證照,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學位通膨更造成薪質的下降。從臺灣大學與高中畢業生的薪資差距來看,35-64歲大學畢業男性為高中畢業者的1.43倍,女性則為1.81倍,而25-34歲大學畢業男性的薪資僅為高中畢業者的1.24倍,女性則降為1.37倍,高等教育的投報率低,也難怪學生反對學費調漲,他們花費大量金錢與青春取得文憑,卻無法在就業市場上回收。
師法南韓:彈性學費做為改變高教資源的手段
南韓高等教育在這幾年突飛猛進,私部門對於高等教育經費的挹注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公私立大學之間的競爭更成為改善教育品質的動力。南韓的學費依公、私立以及學門來進行差別定價,一方面確立公、私立大學扮演的不同教育角色,公立大學的學費仍受政府規範,實現國家對於高等教育的社會投資,同時放寬私立大學的學費管制,私立大學學費差距比公立大學更大,所以出現私校學費低於公立大學的現象;另一方面彈性學費反映了不同學門人力資源投資的成本,應用型的工學類、藝術體育類的學費高於人文,合理反映學習的成本,讓在就業市場上回收的學門支付高學費來增加大學經費來源。
反對學費調漲的主要兩個理由,一是弱勢學生承擔不起,這已經在弱勢學生的學費補助政策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二是學生付出學費的投報率太低,所以只有投報率高的學門學費有調漲空間,投報率低的學門可能需要降學費。彈性學費制度或許有助於解決臺灣學費全漲或全凍的困境,但問題是學生與學校是否願意平和對話與思考?誰來決定與執行這樣的新學費政策?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