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邊境開放議題,相關行政部門正積極研擬。除交通部觀光局已經送出相關指引之外,7月25日到29日這周,也在與指揮中心、各行政部門進行討論,由各相關單位參考指揮中心的社區防疫組、邊境組專業意見,並且就防疫考量進行討論,讓相關的指引可以更完善,並且趕快出爐。1名黨政人士向《風傳媒》說明,相關細節的研擬都在進行中,只要一有結果,很快就可以對外公布,讓民眾、業者都能有所依循,也會讓大家可以提早做足準備。
依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20年國人出國總次數為233萬5564人次,較2019年負成長86.34%。2021年國人出國總次數為35萬9977人次,較2020年負成長84.59%,較2019年負成長97.90%。據台灣旅遊狀況調查結果,2020年受國際疫情影響,12歲以上國人國旅總次數為1億4297萬旅次,較2019年負成長15.54%。2021年因國內疫情爆發,升級三級警戒及太魯閣號4月份於花蓮發生重大事故等影響,國人國旅總次數初估將較2020年下滑12%,較2019年下滑26%。
針對未來觀光推動,交通部觀光局優先以「觀光數位轉型」及「開發新常態旅遊產品」為疫後旅遊之創新作法。針對強化數位行銷及運用,觀光局指出,優化台灣觀光資訊網資料及功能,加強多元網路數位行銷,透過網路社群平台FB、LINE@官方帳號、Instagram、YouTube進行觀光行銷,並拍攝各式360VR全景影像之主題影片,提供旅客線上體驗。另推動智慧旅運服務,朝「產品數位化、付款多元化」方向邁進,積極提供台灣好行站點、路線查詢,車上提供掃描QR-code行動支付驗票服務。
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指出,疫情前的旅遊,以前是大團,現在走向小團、精緻化,個人化、數位化等新模式,大家都喜歡跟親朋好友一起出遊,不喜歡跟陌生人接觸,但是也不會完全沒有團客。自由行在疫情前其實也是主流、年輕人喜愛,未來更加蓬勃發展,因此無接觸式的旅遊環境更顯得重要。
林信任指出,面對這2年的疫情,其實就是乾旱來臨的時候,要把水庫挖深,就不愁沒有水用,最大的改變就是觀光業其實是在「海嘯第一排」,政府要先把整個產業保下來,讓大家未來可以繼續生存,然後再開始練兵、改善體質,包括現在全球的疫情開始消退,所以對於員工的精進,接國外團客、旅行團、開發新的旅遊產品等,相信政府、業者都有持續溝通,並且做好準備。
林信任指出,像是疫後推出的新產品、新景點,基本面有很大的改變,旅遊趨勢改變,全世界的團走向小團,無接觸式的旅遊環境,包括公共運具、遊樂園、飯店等,這幾年做了很多無接觸新做法,政府也積極輔導,像是國內的台灣好行也換裝成無接觸的票證系統,都是在因應旅遊環境的改變,近期推出悠遊國旅補助,馬上激起一波國旅熱,這也可以說是將來開國門前的操兵,包括國內團體旅遊、自由行很蓬勃,都是進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