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競逐加劇、中國「清零」政策重創全球供應鏈,歐美企業正打算將製造廠從中國移出,轉遷至其他具有互信的國家,以避免陷入日益惡化的地緣政治競爭中。美國企業研究院研究員布羅表示,這種將供應鏈限定在互信國家圈、被稱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全球貿易新型態,正快速地在歐美各國興起。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保?
布羅(Elisabeth Braw)2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指出,1990年代全球化浪潮來襲之際,中國以低廉且高品質的勞動力,以及快速發展的基礎設施,成功吸引大量外資投入設廠,快速躍升為世界各大廠的製造中心,並贏得「世界工廠」的美名。
布羅指出,1982年時,美國跨國企業僅有30%的勞動力在海外,但到了2014年,該比例卻翻倍至60%,中國即是其中勞動力分布最密集的海外據點。對當時的美國企業來說,與其雇用時薪高達20美元(約新台幣600元)的美國工人,還不如招募時薪不到1美元(約新台幣30元)的中國工人,後者顯然能為企業賺進更多利潤。另外,隨著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美國科技巨擘IBM等企業也陸續把採購、研發等非製造業務,交由中國分部來負責。
然而,歐美企業把供應鏈外移至中國的舉措,卻引起許多歐美民眾不滿,認為此舉形同剝奪其生計及自我認同。但企業當時認為,尋求最大利潤才是重點,因為他們要交代的對象是股東,而非旗下員工或外界輿論。
地緣政治野心、清零政策成阻力
但這樣的心態卻在近幾年開始出現變化。根據中國歐盟商會 (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6月份的一項調查指出,23%西方企業表示他們正考慮將廠房遷出中國,50%企業認為中國整體環境較2021年來的更為政治化,恐將影響其營運。
英國工業聯合會 (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總幹事丹克(Tony Danker)上周也向《金融時報》(FT)表示,考量到歐美政府將加速與中國脫鉤,許多企業都正在重新評估供應鏈設在中國的可行性。
此外,中國「清零」政策也是造成歐美企業轉向的原因之一。布羅表示,Omicron疫情爆發後,歐美各國改採共存政策,中國至今卻仍堅持清零,多次祭出大規模封城、工廠停工等嚴厲手段,導致全球供應鏈停擺,且難在短期內恢復。
布羅也指出,中國逐日放緩的人口成長及不斷飆升的工資,意味著當地的勞動成本正在上升,大幅度地削弱外資投入的意願。同時,北京對西方與日俱增的敵意,以及堅持與俄羅斯保持聯繫的態度,也讓歐美企業擔心,未來恐將陷入無端地緣政治的鬥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