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前後,兩岸關係幾經起伏,地緣政治丕變,當年飛彈危機過後,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來訪,訪前先訪北京直言對他訪台不要「過度反應」,事後北京行禮如儀隔空罵兩句重申立場結案;李登輝則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必要宣布獨立,和平處理兩岸問題是我一貫立場。二十五年後,裴洛西來訪前,北京鑼鼓喧天叫板,人才落地台北十分鐘,就宣布四日起圍島軍演四天,不論台灣多麼視北京荒謬、蠻橫,北京因此有了一個「軍演並非無理」的由頭。
更嚴峻的是,當年,解放軍軍演只能在福建沿海,被美國航母堵在廈門近海,因為沒有大軍艦,得把陸地大砲架上船當艦砲;如今北京已有三艘航母,都在台灣近海部署到位,金門馬祖本島一次納入實彈演訓範圍,意思是不論攻台鎖台,中共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至於何時為?操諸於彼。
「海峽中線」被抹平,台灣成了中國扎心的存在
從二0一九年開始,解放軍軍演到達台灣東北角(釣魚台),這是日本揚言尖閣列島屬於日本給的機會,釣魚台海域成為解放軍巡航處;二0二0年則到達台灣西北角;過去兩年裡中共軍機軍艦屢屢進逼「海峽中線」,每年穿越幾百架次軍機,七月共機進入我空域就有二十一天,扣除周休兩天,等於天天有共機在我領空「遊弋」,這已經不是「演訓」,而是形同「例行起降」,裴洛西抵達當天就有二十一架次軍機飛越中線,試想,就算這次圍島軍演結束,這個所謂的「中線」還能回到過去嗎?這不只是解放軍的「常態」,也將是我方戰機例行起降可能遭遇的「常態」,壓力,台灣肯定更大。
「海峽中線」被抹平的意思是,中國不再會給美國強勢介入台海的機會;更嚴重的,台灣因為裴洛西來訪,從北京內宣民族主義的「樣板」,轉而成為「砧板」,刀斧加身而不惜,台灣從「最美的風景」成了扎心的存在,這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蔡英文總統發表錄影談話,堅守民主陣地,感謝包括G7成員國在內國際友人的聲援和支持,強調對兩岸建設性對話的開放態度,蔡英文說的沒有一句是錯話,遺憾的是,第一,「台灣有事」,國際友人「一個中國政策並未改變」的「聲明」基本不頂事;第二,前外交部長錢復的名言:「兩岸關係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民進黨始終不認同,事態發展則是六年多來,邦交國斷到最低,國際同情愈多而台海危機愈甚,兩岸連消極對話都不可得,談何「建設性對話」?當台灣失去槓桿自主能力,在大國博弈的棋局裡,進退皆難,連時間,可能都不再站在我們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