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中台三角關係的大環境來看,現階段美國較站在民進黨政府這邊,這可從最近川普政府官員與華府智庫意見領袖的發言一窺箇中奧妙。多數針對兩岸關係的表態,都將改變台海現狀的矛頭對準北京,而且不分共和黨還是民主黨,華府菁英階層一年來已經很少聽到「批評台灣、吹捧中國」的「紅隊」聲音。這當然給予蔡政府在外交上,對北京展開反制措施的機會。
過境美國?需要新思維與做法
不過誠如前述,這也是北京的盤算之一,再加上前兩任總統陳水扁和馬英九也都曾過境紐約,如果蔡政府的國安高層經驗不夠、操弄過頭,讓外界期待過高,反而可能有風險。因為部分獨派或台美人對於《台灣旅行法》的期待,是要讓美方解除台灣五位高層(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與國防部長)不得造訪華府的不成文禁令。如果只是單純過境紐約或東岸其他城市,卻未能踏進華府,硬要對外界強調這是過境突破,恐難具有說服力。
倒是蔡政府國安外交團隊不妨再多進行腦力激盪,找出可以被歸類為外交突破的替代方案,關鍵是要創造有利的條件。例如,○一年阿扁首次過境紐約,雖然不得進行公開活動,但仍與二十多位美國國會議員進行早餐會。○三年阿扁二度過境紐約市更加風光,不但接受國際人權聯盟(FIDH)頒發「國際人權獎」,還在當時AIT主席夏馨(Therese Shaheen)的「默契掩護」下,公開發表演說,闡述台灣民主人權成就。
夏馨甚至在與阿扁搭船共遊紐約東河時發言暗示,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是台灣的「守護天使」。混身具選舉細胞的阿扁,更運用蔣宋美齡過世欲前往致哀,讓美方不便打回票。回程過境阿拉斯加時,《中國時報》最新民調出爐,「陳呂配」首次以一個百分點領先「連宋配」,出現死亡交叉。這證明外交出訪出口轉內銷,翻轉總統大選選情的成功案例。
無論蔡英文八月過境美東的規畫,背後是為了一吐近來外交上被中國壓著打的悶氣,還是要拉抬十一月的地方選舉,在操作上必須注入新的思維與做法。
例如,輿論上已經建議蔡英文可以爭取親自前往華府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方案,這當然非一蹴可幾之事,但並非不可醞釀氛圍。如果外交部和駐美代表處能夠動員五十位以上的美國國會參眾議員前往紐約,聆聽蔡英文在紐約發表的另類「美國國會演說」,傳達台灣積極成為美國「印太戰略」與全球民主社群堅定成員的決心,絕對會造成正面國際回應。
對比布吉納法索斷交事件後,國民黨十多位立法委員在休會後,川流不息地前往中國向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磕頭」之舉,蔡英文若能利用過境紐約的演講場合,向國際闡述台灣在變動國際局勢中的戰略價值,勢必可以讓台灣的聲音獲得更大的傳播。
AIT新館開幕誰來台
形式除了向國會議員發表演說,也可在國際傳媒撰文、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接受有關民主人權成就的獎項等。但這些安排都需要時間運作,重點是必須獲得川普政府的信任與同意。
在此之前,運用AIT新大樓開幕時來台貴賓的友台發言,正是形塑「正面反制」中國打壓和挽救蔡政府外交形象的第一步。AIT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日前已公開指責北京片面破壞台海現狀,無論川普最終派出何等階層的官員來台,其他訪台美方人士的「挺台」言論同樣重要。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