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維觀點:每年看戲吃香蕉會不會感覺厭煩?

2018-06-11 06:40

? 人氣

香蕉崩盤的狀況,為何一再發生變成社會問題?(王繼維提供)

香蕉崩盤的狀況,為何一再發生變成社會問題?(王繼維提供)

「一斤一塊錢」、「藍綠總動員吃蕉」台灣香蕉產業,再度回到崩盤的老路,各界痛心與不捨,搶救的聲浪不斷看漲,有朋友說罵政府也沒用,不如自己幫忙購買香蕉讓大家吃個夠。政治人物、工商團體紛紛發動買蕉的行列,但這真的是農民和台灣農業的需要嗎?或許,在這燃煤之急的6月,能夠讓蕉價回穩,並不是時間內應該做的,或許,我們應該思考是避免香蕉成為各界「消耗品」,才有新的機會和可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窩蜂的熱頭會不會是讓悲情再現的開始

因為媒體效應,在香蕉價格慘淡的時間不少朋友電話訊息湧入,「怎樣才能幫助蕉農」、「我想要直接跟小農買香蕉」。能夠同理大家在傳媒上多半接觸,都是透過大量採購方式,進場護盤的概念,這些政治人物要的是面子,在低價進場,也難怪大家紛紛響應和依樣操作。但必須跟大家說,進場護盤並不是一個長期廣效的手段。

這些購買可能是浪費食物的開始,從農委會收購後直接把次級品香蕉損毀丟棄,來達到控制市場價格的手段或者製作抗性澱粉結果成本太高囤貨銷售不佳的現況,就知道,作法是減少進入市場的數量,但這些一頭熱的收購,根本是把問題帶往看不見的地方而非解決問題。

想想看,一件產品自有社會的需求,當供過於求,在源頭問題沒有解決情況下,而由低價出手護盤,很可能是助長產品價值低落和打亂市場的長遠發展。政府選擇單推香蕉產業更是壓迫了其他崩盤水果。想想看,一直促銷香蕉的狀況,很可能讓已經飽和的吃蕉需求,變得更加膨脹。旗山人因為經歷過中日斷交、香蕉外銷衝擊,那種不正常的香蕉關係,三餐吃蕉的記憶,深深地影響了旗山人厭惡香蕉的性格,更助長對香蕉產業的惆悵和悲情。國人在這個吃蕉運動的影響,是不是下一個悲情的開始?

香蕉是1.5級產業,不能以1級產業來看待

各界善心進入,雖然有些微幫助,但其實進場的多半是農會體系的農民。農會的歷史就是以米糧為主的業務,和香蕉產業長期是小農與青果合作社的脈絡有所不同,小農加上盤商或以合作社的方式才是香蕉主要銷售管道的集合,但許多朋友希望能夠直接和小農身分的蕉農購買,卻經常碰壁,因為有別於其他一級農產,香蕉是1.5級產業。

香蕉冷藏窯是保持香蕉口感最重要的設備之一。(王繼維提供)
香蕉冷藏窯是保持香蕉口感最重要的設備之一。(王繼維提供)

什麼是1.5級產業,就是農產本身必須透過催熟加工的過程才能進入消費者手中。台灣飲食文化偏好香蕉當作水果食用,要將香蕉由綠轉黃,需要依靠的是現代化的冷藏催熟設備,而這也是為何香蕉是1.5級產業的原因,香蕉食用的口感、保存和運送都需要依靠這0.5的加工讓品質穩定,但設備所價不斐,也因此通常需要具備財力、空間、設備和通路的大單位,才有可能有設備處理香蕉的顏色和口感,同時透過通路讓消費者收到品質穩定的香蕉,不少農民沒有能力處理這0.5的產業過程,也讓香蕉產業受限於此,很少能找到直接農民的銷售對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