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也透露,近幾十年來,隨著甘地領導的「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沒落、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崛起,修正主義逐漸成為印度政壇的主流。印度阿育王大學(Ashoka University)歷史學家拉格萬(Srinath Raghavan)稱:「批評甘地並非新鮮事,但有趣的是,當 BJP 企圖以新的民族主義維護其霸權時,這樣的風氣又再次興起。」他解釋,右翼印度教團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等團體試圖否定甘地的行為,是為了尋找替代的民族主義偶像,以為其意識形態建立歷史上的正當性。
過去一年間,詆毀甘地也成為極右派印度教徒打壓穆斯林的號召之一。去年12月,一名印度教人士便公開向1948年刺殺甘地的戈德森(Nathuram Godse)致敬,並表示當初若由帕特爾出任首任總理,而非尼赫魯,印度現在就會是一個比美國還強大的國家。
民族英雄換人當
印度政治氛圍的轉變也確切地反映在大眾流行文化中。1998年,前印度總理瓦傑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下令,禁止孟買片商推出以殺害甘地的兇手為主角的電影。但自2000年代以後,印度影壇陸續出現以其他民族主義英雄或甘地競爭對手為題的電影。2004年,印度知名導演班納吉爾(Shyam Benegal)更發行了鮑斯的傳記電影,並以「被遺忘的英雄」(The Forgotten Hero)作為該部電影的副標。
印度普瑞姆吉大學(Azim Premji University)教授斯里尼瓦斯(Srinivas S.V.)表示,為了迎合印度未來可能的政治趨勢,許多片商正在製作意識形態右傾的電影。2008年曾出演經典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的印度演員馬卡(Mahesh Manjrekar),近來便預計推出講述印度教民族主義先驅薩瓦卡(Vinayak Damodar Savarkar)故事的電影。薩瓦卡過去曾被指控為刺殺甘地的共犯。